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所缘
suǒ yuán

【拼音】:suǒ yuán

【注音】:ㄙㄨㄛˇㄩㄢˊ

【结构】:所(左右结构)缘(左右结构)

【繁体】:所緣

字义分解
所缘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所凭借的。2.佛教语。谓心识为能缘,心识的对象为'所缘'。
基础解释
所凭借的。佛教语。谓心识为能缘,心识的对象为/'所缘/'。
引证解释
⒈所凭借的。引《淮南子·说林训》:“城成於土,木直於下,非有事焉,所缘使然。”⒉佛教语。谓心识为能缘,心识的对象为“所缘”。引唐普光《俱舍光记》二:“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能缘和所缘,主观和对象,都是空幻不实的,这还是属于般若的思想,只讲求‘色心平等’,而并强调以心为主。”
网络解释
所缘梵语a^lambana,巴利语同。为‘能缘’之对称。指认识之对象,为心、心所法生起之因,且被其所执取者。俱舍宗建立‘六识’之说,故主张所缘之境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即眼识以色境,耳识以声境,鼻识以香境,舌识以味境,身识以触境,意识以六境之诸法为其各自之所缘。法相宗建立‘八识’之说,故除上记之外,尚论七、八二识所缘之境,即第七识以第八识之见分,第八识以种子、有根身、器界等三境,各为其所缘。且依法相宗所立‘万法唯心’之旨,故谓所缘六境之诸法系由‘六识聚’所起之影像相分,其影像以第八识之相分为本质,亦即相分系由第八识之业力所任运变现者。
综合释义
所凭借的。《淮南子·说林训》:“城成於土,木直於下,非有事焉,所缘使然。”佛教语。谓心识为能缘,心识的对象为“所缘”。唐普光《俱舍光记》二:“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能缘,境是所缘。”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能缘和所缘,主观和对象,都是空幻不实的,这还是属于般若的思想,只讲求‘色心平等’,而并强调以心为主。”
所缘造句
1.当缘摄受智成熟的时候,禅者能清楚地看到他所观照的任何所缘的初、中、后阶段。
所缘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