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屈曲qūqǔ。(1)弯曲;曲折。屈曲[qūqǔ]⒈弯曲;曲折。例画栏屈曲。英bend;
基础解释
(动)(手臂等)弯曲:~自如。
引证解释
⒈弯曲,曲折。引《文选·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邪阻城洫”三国吴薛综注:“冰室门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也。”唐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诗:“正穿屈曲崎嶇路,又听钩輈格磔声。”明唐顺之《条陈水运事宜》:“见闽浙人舟行石罅间,屈曲无碍。”宋教仁《登韬光绝顶》诗:“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⒉指事物的原委本末。引《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餘屈曲,难以辞极也。”⒊委曲,曲意迁就。引《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万延之﹞性素刚直,做了两三处地方官,不能屈曲,中年拂衣而归。”清黄宗羲《泽望黄君圹志》:“余赋性偏弱,迫以飢寒,不得遂其麋鹿之一往,屈曲从俗,姑且不免。”
网络解释
屈曲屈曲花为十字花科,屈曲花属。原产南欧。直立,株高25~50厘米。叶互生,基部叶披针形,稀锯齿,上部叶线状披针形。
综合释义
弯曲,曲折。《文选·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邪阻城洫”三国吴薛综注:“冰室门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也。”唐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诗:“正穿屈曲崎嶇路,又听钩輈格磔声。”明唐顺之《条陈水运事宜》:“见闽浙人舟行石罅间,屈曲无碍。”宋教仁《登韬光绝顶》诗:“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指事物的原委本末。《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餘屈曲,难以辞极也。”委曲,曲意迁就。《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万延之﹞性素刚直,做了两三处地方官,不能屈曲,中年拂衣而归。”清黄宗羲《泽望黄君圹志》:“余赋性偏弱,迫以飢寒,不得遂其麋鹿之一往,屈曲从俗,姑且不免。”
汉语大词典
(1).弯曲,曲折。《文选·张衡〈东京赋〉》:“謻门曲榭,邪阻城洫”三国吴薛综注:“冰室门及榭,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也。”唐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诗:“正穿屈曲崎岖路,又听钩辀格磔声。”明唐顺之《条陈水运事宜》:“见闽浙人舟行石罅间,屈曲无碍。”宋教仁《登韬光绝顶》诗:“徐寻屈曲径,竟上最高峰。”(2).指事物的原委本末。《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馀屈曲,难以辞极也。”(3).委曲,曲意迁就。《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万延之﹞性素刚直,做了两三处地方官,不能屈曲,中年拂衣而归。”清黄宗羲《泽望黄君圹志》:“余赋性偏弱,迫以饥寒,不得遂其麋鹿之一往,屈曲从俗,姑且不免。”
国语辞典
弯曲的样子。屈曲[qūqū]⒈弯曲的样子。引唐·李白〈古风诗〉五十九首之二十三:「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近迂曲反正直伸展伸长⒉事情的原委始末。引《三国志·卷三十七·吴书·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余屈曲,难以辞极也。」⒊委屈、迁就。引《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诸葛谨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英语crooked法语flexion,fléchir,fléchissement
辞典修订版
弯曲的样子。唐.李白〈古风诗〉五十九首之二十三:「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事情的原委始末。《三国志.卷三十七.吴书.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余屈曲,难以辞极也。」委屈、迁就。《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诸葛谨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强屈曲以求民心。」
其他释义
1.弯曲,曲折。2.指事物的原委本末。3.委曲,曲意迁就。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