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厘金
lí jīn

【拼音】:lí jīn

【注音】:ㄌ一ˊㄐ一ㄣ

【结构】:厘(半包围结构)金(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厘金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厘税。参见:厘金厘金[líjīn]⒈即厘税。参见:厘金。
基础解释
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
引证解释
⒈即厘税。引郭沫若等《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厘金以商贷为对象,在水陆通商要道和商业繁盛的城镇,设立局、卡,征收货捐。”1.即厘捐。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军兴以来,釐金之旺,素推东南数省。”章炳麟《訄书·不加赋难》:“大兵起,门关蹊梁於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贾也。’”《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议想向外国人再借上几千万两银子的洋债,即以中国釐金作抵。”⒉指以人们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税金。参见“釐捐”。引陶尔夫《伐楮的旅行》:“他们自称是什么‘工人代表’,实际上是压迫和剥削你们的。他们坐在家里,抽取你们的厘金,想办法搞鬼。”
网络解释
厘金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货物实行人量抽厘。
综合释义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郭沫若等《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厘金以商贷为对象,在水陆通商要道和商业繁盛的城镇,设立局、卡,征收货捐。”即厘捐。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军兴以来,釐金之旺,素推东南数省。”章炳麟《訄书·不加赋难》:“大兵起,门关蹊梁於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贾也。’”《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议想向外国人再借上几千万两银子的洋债,即以中国釐金作抵。”指以人们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税金。陶尔夫《伐楮的旅行》:“他们自称是什么‘工人代表’,实际上是压迫和剥削你们的。他们坐在家里,抽取你们的厘金,想办法搞鬼。”参见“釐捐”。
汉语大词典
即厘税。郭沫若等《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厘金以商贷为对象,在水陆通商要道和商业繁盛的城镇,设立局、卡,征收货捐。”(1).即厘捐。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军兴以来,釐金之旺,素推东南数省。”章炳麟《訄书·不加赋难》:“大兵起,门关蹊梁于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贾也。’”《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议想向外国人再借上几千万两银子的洋债,即以中国釐金作抵。”(2).指以人们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税金。陶尔夫《伐楮的旅行》:“他们自称是什么‘工人代表’,实际上是压迫和剥削你们的。他们坐在家里,抽取你们的厘金,想办法搞鬼。”参见“釐捐”。
其他释义
旧时在内地交通要道对过往货物征收的税,清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筹措军费而设,民国二十年改定税制时撤消。也叫厘捐或厘金税。
厘金造句
1.厘金是清朝统治者为镇压农民起义而抽徵的工商附加捐费。
2.厘金为害之烈成为近代最大的祸患之一。
3.本文是国内关于厘金制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
4.但也大大激发了厘金局收税的冲动,于是出现短到十余里就设卡收税的情况,由于有“比较”,各局员竞争性收税,结果导致严重苛敛。
5.厘金是清后期产生的一种内地商业税。
6.他原想在账目上找岔子,安个“贪赃枉法”的罪名,名正言顺夺回厘金局,无奈李准账目滴水不漏。
7.厘金是清朝统治者为镇压农民起义而抽征的工商附加捐费。
8.方今圣明在上,固已兴利除弊,泽溥苍生,矧兹理财之要图,可不速加整顿以纾吾民之积困乎?子潜氏日厘金之弊罄竹难书。
9.他公开为欠租的佃农叫苦,公开为被追收厘金的纺织机匠叫屈,他拼着老命为吴县西山四千八百万亩附征田加征全额税赋之事对上抗争。
10.芜湖米市的盛衰,与厘金制度的设废有着密切的关联。
厘金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