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则时
zé shí

【拼音】:zé shí

【繁体】:則時

【拼音】:zé shí

字义分解
则时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时也。按,即、则字古同声而通用。《诗经·邶风·终风》:「愿言则嚏。」;《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则作即。《礼·王制》『凡制五刑,必即天伦。』。郑注:『即或为则。』《史记·秦始皇纪》:『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李斯传〉:『则作即。』〈苏秦传〉:『与之则无地以给之。』《战国·韩策》:『则作即。』又〈春申君传〉:『则楚更立君。』〈楚策〉:『则作即。』又〈鲁仲连传〉:『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策〉:『则作即。』又〈蔡泽传〉:『此即君何居焉。』〈秦策〉:『即作则。』《汉书·食货志》颜注:『春夏居之,秋冬则去。』宋祁曰:『则去当作即去。』又〈项籍传〉:『即汉欲挑战。』《史记·项羽纪》:『即作则。』《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无闻矣。』上作即下作则,互文耳。《韩诗外传·四》:『君子大心即敬天而道,小心即畏义而节,知即明达而类,愚即端悫而法,喜即和而治,忧即静而违,达即宁而容,穷即约而详,小人大心即慢而暴,小心即淫而倾,知即攫盗而渐。』《荀子·不苟篇》:『数即字并作则,凡此皆则即通用之证也。』。』;《汉书·王莽传》:「应声涤地,则时成创。」注:「则时犹即时也。」
则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