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经
yī jīng

【拼音】:yī jīng

【注音】:一ㄐ一ㄥ

【结构】:一(独体结构)经(左右结构)

【简体】:一经

【繁体】:一經

字义分解
一经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经yījīng(1)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英assoonas一经[yījīng]⒈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英assoonas;
基础解释
(副)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者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学会,将受益无穷。
引证解释
⒈一种经书。引《史记·乐书》:“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唐李白《悲歌行》:“惠施不肯千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清戴名世《节孝唐孺人传》:“吾岂忍见一经之传自尔而坠?”《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时候不但不曾奉试帖增到入韵的特旨,也不曾奉文章只限七百字的功令,就连二场还是专习一经,三场还有论判呢。”⒉犹言贯通。引《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张守节正义:“广言横度中国东西也。”⒊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令,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贤弟不知,乐户们一经责罚过了,便是受罪之人,做不得士人妻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在肃反工作中,凡是已经发现了的错误,我们都已经采取了或者正在采取纠正的步骤。没有发现的,一经发现,我们就准备纠正。”⒋酒一瓶或一斤为“一经”。参见“一经程”。
网络解释
一经用在动词或表示条件的词组前面,表示只要经过某种行为或某个步骤,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后面常有“就”、“便”等相呼应。
综合释义
一种经书。《史记·乐书》:“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唐李白《悲歌行》:“惠施不肯千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清戴名世《节孝唐孺人传》:“吾岂忍见一经之传自尔而坠?”《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时候不但不曾奉试帖增到入韵的特旨,也不曾奉文章只限七百字的功令,就连二场还是专习一经,三场还有论判呢。”犹言贯通。《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张守节正义:“广言横度中国东西也。”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令,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贤弟不知,乐户们一经责罚过了,便是受罪之人,做不得士人妻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在肃反工作中,凡是已经发现了的错误,我们都已经采取了或者正在采取纠正的步骤。没有发现的,一经发现,我们就准备纠正。”酒一瓶或一斤为“一经”。参见“一经程”。
汉语大词典
(1).一种经书。《史记·乐书》:“通一经之士不能独知其辞,皆集会五经家,相与共讲习读之,乃能通知其意。”唐李白《悲歌行》:“惠施不肯千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清戴名世《节孝唐孺人传》:“吾岂忍见一经之传自尔而坠?”《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时候不但不曾奉试帖增到入韵的特旨,也不曾奉文章只限七百字的功令,就连二场还是专习一经,三场还有论判呢。”(2).犹言贯通。《史记·春申君列传》:“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张守节正义:“广言横度中国东西也。”(3).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耕田》:“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令,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贤弟不知,乐户们一经责罚过了,便是受罪之人,做不得士人妻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在肃反工作中,凡是已经发现了的错误,我们都已经采取了或者正在采取纠正的步骤。没有发现的,一经发现,我们就准备纠正。”(4).酒一瓶或一斤为“一经”。参见“一经程”。
国语辞典
一种经书。一经[yījīng]⒈一种经书。引《文选·江淹·杂体诗·鲍参军》:「坚儒守一经,未足识行藏。」《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⒉经历某种行为或过程。引《红楼梦·第四六回》:「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一经查出,是要重办的。」
辞典修订版
一种经书。《文选.江淹.杂体诗.鲍参军》:「坚儒守一经,未足识行藏。」《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经历某种行为或过程。《红楼梦.第四六回》:「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一经查出,是要重办的。」
其他释义
1.一种经书。2.犹言贯通。3.副词。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4.酒一瓶或一斤为'一经'。参见'一经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一经造句
1.而清风童子则偏爱剑法,其为镇元大仙亲传的烟雨剑法,一经施展出来,缥渺无迹,亿万雨滴亿万剑,无所防范,无从防范。
2.许多癌症病人也在一两年前就出现了各种胃腹不适等杂症,待症状加重后检查,则已不可收拾,人们只知道癌症一经查出,便是晚期者多,且不想一想,那早就缠绵不去的杂病症状,早就敲起了危险的警钟。
3.渴念天际,似乎看到炽天神挥动着双翼,袭来阵阵的暖风,带着滞碍花的香味,而后通告我,我一经找到天国。
4.但让人惊讶的是,十里古寺和西观寺是“和尚庙”,净业寺是“尼姑庵”,一经“合并”,就是让和尚尼姑住一起。 
5.法官对分配给自己处理的案件,依据严格的法律程序,不受干预地作出自己的判决,以及此判决一经在程序意义上发生效力,则获得不可动摇的确定性,凡此种种,都是在西方法治原理中天经地义的道理。
6.爱是夕阳。一经它的笼罩,最肮脏的东西也成了景致,也有了存在的理由。
7.肥皂一经使用,便会逐渐溶化,甚至消失殆尽,但在这之间,却能使被洗物尽涤肮脏。如果有在水中不溶化的肥皂,才是无用处的东西。不知自我牺牲,以裨益社会,而只知吝惜一己之力的人,则宛如不会溶化的肥皂。
8.消息一经发出,很多人前来应征,可是没一个趁心如意的,杨之棠很是懊恼。
9.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贷。
10.说来也怪,不管多难啃的硬骨头,只要一经张善爱的手,那才叫“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嫌疑人往往输得心服口服,无地自容。
一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