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许婚
xǔ hūn

【拼音】:xǔ hūn

【注音】:ㄒㄨˇㄏㄨㄣ

【结构】:许(左右结构)婚(左右结构)

【简体】:许婚

【繁体】:許婚

字义分解
许婚的解释
词语解释
许婚xǔhūn。(1)应允婚约。许婚[xǔhūn]⒈应允婚约。英affiance;
基础解释
应允婚约
引证解释
⒈谓女方接受男方求婚。引唐李商隐《公子》诗:“金唐公主年应小,二十君王未许婚。”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於作合,鶯鶯之敢於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於此。”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余第三女,许婚戈仙舟太僕子。”
网络解释
许婚许婚出自唐李商隐《公子》,谓女方接受男方求婚。
综合释义
谓女方接受男方求婚。唐李商隐《公子》诗:“金唐公主年应小,二十君王未许婚。”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於作合,鶯鶯之敢於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於此。”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余第三女,许婚戈仙舟太僕子。”许婚[xǔhūn]女方应允男方的求亲而订立婚约。《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得无惧焉?」也作「许配」。
汉语大词典
谓女方接受男方求婚。唐李商隐《公子》诗:“金唐公主年应小,二十君王未许婚。”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余第三女,许婚戈仙舟太仆子。”
国语辞典
女方应允男方的求亲而订立婚约。《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得无惧焉?」也作「许配」。许婚[xǔhūn]⒈女方应允男方的求亲而订立婚约。也作「许配」。引《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得无惧焉?」
其他释义
1.谓女方接受男方求婚。
许婚造句
1.杨延昭救回宋王、郡主,宋王却误认为傅丁奎救驾,将郡主许婚
2.澶渊之盟签订之际,她因无意中救了落入冰窟的契丹萧太后,被迫许婚契丹冀王耶律昭。
3.话虽这么说,刘邦以后渐渐来得少了,特别是吕公许婚之后,干脆一次不来。
4.想了一想,还是暂且拖延一下,他可是知道江哲的性子,若是弄得不好,说不定会立刻将柔蓝许婚给自己,这件事情若是传了出去,就很难有挽回的余地了。
5.姑娘家许婚了,你快准备迎亲吧。
6.至于——皇上许婚给自己的未婚妻?博亲王家的小郡主?还没见过长的什么模样!“少爷——”。
7.他闯了如此大祸,我不许婚,又还能如何?而昨晚……若他是我亲弟,自是另当别论。。
8.老人问女孩是否已经许婚,发现还没有,于是聘请了一个媒婆,看看能否让骑着水牛的女孩嫁给他的小儿子。
9.没想到你非要去上凌云学院,我早就在这里埋伏了,等我得到你,带你回巫溪,那是我的地盘,你更是走不了!我再去求你爹许婚,那时,生米已成熟饭,哈哈!
10.莫启哲听到香宁公主许婚,一时心晃神摇,喜欢得想要大叫大跳,又想跪下感谢老天爷的恩赐,连声应道“好好好,等太平了,就让你哥哥给咱们主婚!”。
许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