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泥马渡江
ní mǎ dù jiāng

【拼音】:ní mǎ dù jiāng

【注音】:ㄋ一ˊㄇㄚˇㄉㄨˋㄐ一ㄤ

【繁体】:泥馬渡江

字义分解
泥马渡江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相传靖康之变,康王(高宗·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泥马渡江[nímǎdùjiāng]⒈相传靖康之变,康王(高宗·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
基础解释
是宋代康王赵构泥马渡江以后,才坐上皇帝的。
引证解释
⒈相传靖康之变,康王(高宗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康王三矢俱中,金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引康王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中,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见宋辛弃疾《南渡录》。高宗泥马渡江,宋元以来争传乐道,文人笔记颇多记载,而行迹、地方时有抵牾不同。《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康王泥马渡江,弃了汴京,偏安一隅,改元建炎。”《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尘,高宗泥马渡江,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清赵翼《陔馀丛考·高宗泥马渡江之讹》:“宋高宗初至杭州,即命立崔府君庙,以示灵异,於是精忠小説遂有泥马渡江之説。”
网络解释
泥马渡江以上记载见于南宋辛弃疾的《南渡录》。赵构被当作人质押在金国时,夜里梦见泥马。
综合释义
相传靖康之变,康王(高宗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康王三矢俱中,金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康王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中,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见宋辛弃疾《南渡录》。高宗泥马渡江,宋元以来争传乐道,文人笔记颇多记载,而行迹、地方时有抵牾不同。《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康王泥马渡江,弃了汴京,偏安一隅,改元建炎。”《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尘,高宗泥马渡江,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清赵翼《陔馀丛考·高宗泥马渡江之讹》:“宋高宗初至杭州,即命立崔府君庙,以示灵异,於是精忠小説遂有泥马渡江之説。”泥马渡江[nímǎdùjiāng]
汉语大词典
相传靖康之变,康王(高宗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康王三矢俱中,金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康王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中,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见宋辛弃疾《南渡录》。高宗泥马渡江,宋元以来争传乐道,文人笔记颇多记载,而行迹、地方时有抵牾不同。《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康王泥马渡江,弃了汴京,偏安一隅,改元建炎。”《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尘,高宗泥马渡江,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清赵翼《陔馀丛考·高宗泥马渡江之讹》:“宋高宗初至杭州,即命立崔府君庙,以示灵异,于是精忠小说遂有泥马渡江之说。”
其他释义
1.相传靖康之变,康王(高宗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康王三矢俱中,金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康王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中,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见宋辛弃疾《南渡录》。高宗泥马渡江,宋元以来争传乐道,文人笔记颇多记载,而行迹﹑地方时有抵牾不同。
泥马渡江造句
1.樊眼蛇就是打下盘,这也是功夫老道的老手,喜欢用的套路,年青人,学功夫,不爱扎实,往往上盘如铜打铁铸,但下盘却是泥马渡江,烂得一塌糊涂。
泥马渡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