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敕令
chì lìng

【拼音】:chì lìng

【简体】:敕令

【繁体】:敕令

字义分解
敕令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英:constitutionesprincipum;敕令[chìlìng]⒈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英constitutionesprincipum;
基础解释
1.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2.皇帝下达的命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勅令”。⒉ 诫令;命令。引:《汉书·韦玄成传》:“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颜师古注:“恐其有罪见黜,妨为继嗣,故令以病去官也。”《后汉书·王龚传》:“今旦闻下太尉王公勅令自实;未审其事深浅何如?”一本作“勑令”。《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袞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著终誥之制,为天下法。吾气絶之日,自殯及葬,务奉詔书。’”⒊ 皇帝的诏令。诏书。引:《宋史·哲宗纪二》:“章惇等进《新修敕令式》,惇读於帝前,其间有元丰所无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帝曰:‘元祐亦有可取乎?’”⒈亦作“勅令”。⒉诫令;命令。引《汉书·韦玄成传》:“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颜师古注:“恐其有罪见黜,妨为继嗣,故令以病去官也。”《后汉书·王龚传》:“今旦闻下太尉王公勅令自实;未审其事深浅何如?”一本作“勑令”。《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袞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著终誥之制,为天下法。吾气絶之日,自殯及葬,务奉詔书。’”⒊皇帝的诏令。诏书。引《宋史·哲宗纪二》:“章惇等进《新修敕令式》,惇读於帝前,其间有元丰所无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帝曰:‘元祐亦有可取乎?’”
综合释义
亦作“勅令”。诫令;命令。《汉书·韦玄成传》:“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颜师古注:“恐其有罪见黜,妨为继嗣,故令以病去官也。”《后汉书·王龚传》:“今旦闻下太尉王公勅令自实;未审其事深浅何如?”一本作“勑令”。《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袞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著终誥之制,为天下法。吾气絶之日,自殯及葬,务奉詔书。’”皇帝的诏令。诏书。《宋史·哲宗纪二》:“章惇等进《新修敕令式》,惇读於帝前,其间有元丰所无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帝曰:‘元祐亦有可取乎?’”
网友释义
敕令:chìlìng,也写作'勅令'、'敕谕'、'法旨'。词典上的解释是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汉语大词典
亦作“敕令”。(1).诫令;命令。《汉书·韦玄成传》:“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颜师古注:“恐其有罪见黜,妨为继嗣,故令以病去官也。”《后汉书·王龚传》:“今旦闻下太尉王公敕令自实;未审其事深浅何如?”一本作“敕令”。《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衮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著终诰之制,为天下法。吾气绝之日,自殡及葬,务奉诏书。’”(2).皇帝的诏令。诏书。《宋史·哲宗纪二》:“章惇等进《新修敕令式》,惇读于帝前,其间有元丰所无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帝曰:‘元祐亦有可取乎?’”
国语辞典
⒈ 命令。引:《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三国志·卷二〇·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山恭王衮传》:「衮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者终诰之制,为天下法。』」近命令⒉ 天子的诏令。引:《宋史·卷一八·哲宗本纪二》:「章惇等进新修敕令式,惇读于帝前,其间有元丰所无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敕令[chìlìng]⒈命令。引《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三国志·卷二〇·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山恭王衮传》:「衮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者终诰之制,为天下法。』」近命令⒉天子的诏令。引《宋史·卷一八·哲宗本纪二》:「章惇等进新修敕令式,惇读于帝前,其间有元丰所无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英语Imperialorderoredict(old)​法语Édit
辞典修订版
命令。《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三国志.卷二零.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山恭王衮传》:「衮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者终诰之制,为天下法。』」天子的诏令。《宋史.卷一八.哲宗本纪二》:「章惇等进新修敕令式,惇读于帝前,其间有元丰所无而用元佑敕令修立者。」
其他释义
1.亦作'勅令'。2.诫令;命令。3.皇帝的诏令。诏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敕令造句
1.纵使断案是以圣人敕令和中书省判例为准,但我相信,中书省判例中绝不会允许公主私下里随意将人刑死,阁下不要虚张声势大而化之。
2.而且,明代皇帝还通过颁发敕令、谕旨等特别规范,加重对邪教的打击力度。
3.这时,我们就像被关禁闭许久的人突然得到了一张特敕令,轻快地爬上枝头,手脚麻利地摘起来。
4.徐泗戍卒擅自回归,势必造反叛乱,虽然没有皇上的敕令对他们进行诛讨,藩镇大臣应当因事制宜。
5.今特敕令大梁王同威烈大将军于汴梁,谨代朕举行天下武林大会,钦此!
6.怀特先生,这是太和殿,以前是新皇帝登基、皇帝过生日、重大敕令发布的场所。
7.被召见后的真崎立即向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发出密电,表示“如不立即撤退,将奉敕令下达撤退命令”。
8.同月,安禄山赴任,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
9.洪武六年,朱元璋敕令工部专门铸造了申戒公侯的铁榜,规定公侯人家倚势凌人、夺侵田产财物,和私托门下、隐蔽差徭的,都处斩罪。
10.那时,有几个游行各处,念咒赶鬼的犹太人,向那被恶鬼附的人,擅自称主耶稣的名,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敕令你们出来。
敕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