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八恺
bā kǎi

【拼音】:bā kǎi

【注音】:ㄅㄚㄎㄞˇ

【结构】:八(独体结构)恺(左右结构)

【简体】:八恺

【繁体】:八愷

字义分解
八恺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八凯'。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个才子。
基础解释
亦作/'八凯/',见“[[八恺]]”。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个才子。
引证解释
⒈亦作“八凯”。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个才子。引《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孔颖达疏:“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汉书·古今人表》庭坚作咎繇。《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
网络解释
八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阳氏又称颛顼或帝颛顼,是继黄帝以后又一个杰出首领。传统的记载说他是华夏族人的祖先,可是又有其他古书记载说他生在东方,或说他的后裔在南方,或说他的子孙在西方,也有说他是北方民族的祖先。
综合释义
亦作“八凯”。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孔颖达疏:“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汉书·古今人表》庭坚作咎繇。《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八恺[bākǎi]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位才子,以自己的才德治理百姓,使天下和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唐.孔颖达.正义:「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
汉语大词典
亦作“八凯”。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敱、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汉书·古今人表》庭坚作咎繇。《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
国语辞典
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位才子,以自己的才德治理百姓,使天下和乐。
辞典修订版
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位才子,以自己的才德治理百姓,使天下和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唐.孔颖达.正义:「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
其他释义
1.亦作'八凯'。2.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个才子。
八恺造句
1.八元八恺,希世之才;双璧双珠,旷代之胜。
2.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八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