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摩尼教
mó ní jiào

【拼音】:mó ní jiào

【注音】:ㄇㄛˊㄋ一ˊㄐ一ㄠˋ

【结构】:摩(半包围结构)尼(半包围结构)教(左右结构)

【简体】:摩尼教

【繁体】:摩尼教

字义分解
摩尼教的解释
词语解释
旧译“明教”、“末尼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主要经典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赞愿经》等。宣传善恶二元论,善人死后可获幸福,恶人则须堕入地狱。曾传布于北非、南欧与亚洲一些国家,公元7世纪后渐衰亡。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曾被严禁,元明以后渐融入其他教派。摩尼教[móníjiào]⒈旧译“明教”、“末尼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宗教之一。公元3世纪由摩尼创立。主要经典为《彻尽万法根源智经》、《净命宝藏经》、《赞愿经》等。宣传善恶二元论,善人死后可获幸福,恶人则须堕入地狱。曾传布于北非、南欧与亚洲一些国家,公元7世纪后渐衰亡。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曾被严禁,元明以后渐融入其他教派。
网络解释
摩尼教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纪在巴比伦兴起的世界性宗教。由于希腊文《科隆摩尼古卷》(CologneManiCodex)的发现,学术界掌握了关于摩尼早期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一般认为,摩尼教主要吸收犹太教-基督教等教义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同时也采纳了不少琐罗亚斯德教的成分,传播到东方来以后,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它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论,有自己的戒律和寺院体制。摩尼教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从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从北非到中国的福建,在整个欧亚旧大陆上广泛传播,文献使用过叙利亚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粟特文、汉文、回鹘文、希腊文、拉丁文、科普特文等十余种文字,与其他主要宗教发生了深入的思想对话,如果要研究中世纪欧亚大陆东西文明交流史,从研究摩尼教入手无疑是一个的极佳选择。
综合释义
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Mani,216~276)在公元三世纪时所创的宗教。其教义综合了佛教、基督教和祆教(Zoroastrianism又称拜火教)。在其兴盛时,与基督教并列。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354~430)在归依基督教之前曾是摩尼教的教徒,其教义在后来也曾引起西方启蒙时代(theEnlightenment)的健将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和休姆(D.Hume,1711~1776)的注意。
国语辞典
波斯宗教的一派。西元三世纪初摩尼所创,唐代传入中国,后受迫害,乃秘密传播于民间。摩尼教[móníjiào]⒈波斯宗教的一派。西元三世纪初摩尼所创,唐代传入中国,后受迫害,乃秘密传播于民间。英语Manicheanism德语Manichäismus(S,Philos)​
辞典修订版
波斯宗教的一派。公元三世纪初摩尼所创,唐代传入中国,后受迫害,乃秘密传播于民间。
摩尼教造句
1.摩尼教起初在巴比伦传教,在波斯萨珊王朝信任下在波斯传教,但在巴赫兰一世以后,因与祆教矛盾,被迫出亡。
2.该画像可能作为此后明教神像的原型,在东南摩尼教会中流传开来,由宋到元,在经历佛化、道化的同时,最终演变成了塑像。
3.在此期间,敦煌呈现出佛教、景教、摩尼教、苯教、祆教多种宗教共存的局面。
4.论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早期回纥汗国的统治阶级利用摩尼教作为巩固其统治的工具。
5.他们需要一个敌人,而我则是站在摩尼教的分界点另一边的魔鬼。
6.另外,粟特人有意识的传播摩尼教,加快了摩尼教在回纥汗国的传播和影响。
7.像北宋方腊起义,南宋钟相起义,元末韩山童、刘福通起义,都受摩尼教的影响。
8.“五大”是摩尼教的一个专门术语,涉及到相当重要的宗教含义。
9.摩尼教的崇拜包括禁食,每日祷告,还有与最后的晚餐非常不一致的圣餐.
10.公元六世纪前后,摩尼教由波斯经中亚传入新疆.
摩尼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