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即火票。火递[huǒdì]⒈即火票。
引证解释
⒈即火票。参见“火票”。引清梅曾亮《记日本国事》:“国有大将军,号曰尊公,其同姓曰家尊公。威权特甚,令以火递传之,顷刻百里。”
汉语大词典
即火票。清梅曾亮《记日本国事》:“国有大将军,号曰尊公,其同姓曰家尊公。威权特甚,令以火递传之,顷刻百里。”参见“火票”。《汉语大词典》:火票 拼音:huǒpiào(1).清代递送紧急公文的凭证。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火票》:“凡马递公文,皆用兵部凭照,令沿途各驿接递,谓之火票。言其急速如火也。”(2).旧时官府逮捕犯人的凭证。清遁庐《童子军·殴隶》:“如今虽然奉了火票,只好诈他一注财爻罢了。”章炳麟《与吴稚晖谈苏报案书》:“足下既见明震,而火票未发以前,未有一言见告,非表里为奸,岂有坐视同党之危,而不先警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