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箜篌引
kōng hóu yǐn

【拼音】:kōng hóu yǐn

【注音】:ㄎㄨㄥㄏㄡˊ一ㄣˇ

【结构】:箜(上下结构)篌(上下结构)引(左右结构)

【简体】:箜篌引

【繁体】:箜篌引

字义分解
箜篌引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乐府《相和六引》之一。亦名《公无渡河》。箜篌引[kōnghóuyǐn]⒈乐府《相和六引》之一。亦名《公无渡河》。
基础解释
乐府《相和六引》之一。亦名《公无渡河》。
引证解释
⒈乐府《相和六引》之一。亦名《公无渡河》。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悽愴。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引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焉。”唐王叡《灸毂子录·序乐府》:“《箜篌引》,亦曰《公无渡河》。旧説朝鲜津卒霍子高妻丽玉所作也。”
网络解释
箜篌引(诗歌作品)在我国历史上,广泛传颂的有4个叫做”箜篌引“的诗歌作品,分别是:1、箜篌引-作者:曹植;2、箜篌引-作者:王昌龄;3、李凭箜篌引-作者:李贺;4、乐府诗箜篌引,又名〈公无渡河〉;5、箜篌引长篇小说-作者:温皓然
综合释义
乐府《相和六引》之一。亦名《公无渡河》。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櫂,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悽愴。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焉。”唐王叡《灸毂子录·序乐府》:“《箜篌引》,亦曰《公无渡河》。旧説朝鲜津卒霍子高妻丽玉所作也。”箜篌引[kōnghóuyǐn]汉乐府曲,属相和歌辞。
汉语大词典
乐府《相和六引》之一。亦名《公无渡河》。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呼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歌,声甚悽怆。曲终,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声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焉。”唐王睿《灸毂子录·序乐府》:“《箜篌引》,亦曰《公无渡河》。旧说朝鲜津卒霍子高妻丽玉所作也。”
国语辞典
汉乐府曲,属相和歌辞。箜篌引[kōnghóuyǐn]⒈汉乐府曲,属相和歌辞。
箜篌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