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体势
tǐ shì

【拼音】:tǐ shì

【注音】:ㄊ一ˇㄕˋ

【结构】:体(左右结构)势(上下结构)

【简体】:体势

【繁体】:體勢

字义分解
体势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体势tǐshì。(1)形状和气势。体势[tǐshì]⒈形状和气势。例这种体势的字不利推广。英feature;
基础解释
形状和气势这种体势的字不利推广
引证解释
⒈亦作“体埶”。⒉形体态势。引汉班固《西都赋》:“於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歷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鹤汀鳧渚,穷岛屿之縈迴,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清姚鼐《瓦棺寺》诗:“招提地亦古长干,围入南城体势残。”⒊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宋范仲淹《<赋林衡鉴>序》:“仲淹少游文场,尝禀词律……其於句读声病,有今礼部之式焉,别析二十门,以分其体埶。”清恽敬《答伊扬州书》四:“所惠香山老人画,是其晚年之笔,意境超远,体势雄厚。”⒋犹情势,形势。引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且契丹自石晋朝有援立之功,时已称帝,今大王世受天子建国封王之恩……乃欲拟契丹之称(帝),究其体势,昭然不同。”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落内朝之职,改为外官,使节制诸将,顿失体势。”⒌犹形状,样子。引明徐阳辉《脱囊颖》第四折:“呀,这些时急煎煎体势忙,有甚么漫打商量,他坐观人成败和得丧。”章炳麟《与人论文书》:“夫欲物其体势,视若蔽尘,笑若龋齿,行若曲肩,自以为妍,而祇益其丑也。”
网络解释
体势体势,汉语词汇。
释义
1、形体态势。2、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3、犹情势,形势。4、犹形状,样子。
综合释义
亦作“体埶”。形体态势。汉班固《西都赋》:“於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歷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鹤汀鳧渚,穷岛屿之縈迴,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清姚鼐《瓦棺寺》诗:“招提地亦古长干,围入南城体势残。”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宋范仲淹《<赋林衡鉴>序》:“仲淹少游文场,尝禀词律……其於句读声病,有今礼部之式焉,别析二十门,以分其体埶。”清恽敬《答伊扬州书》四:“所惠香山老人画,是其晚年之笔,意境超远,体势雄厚。”犹情势,形势。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且契丹自石晋朝有援立之功,时已称帝,今大王世受天子建国封王之恩……乃欲拟契丹之称(帝),究其体势,昭然不同。”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落内朝之职,改为外官,使节制诸将,顿失体势。”犹形状,样子。明徐阳辉《脱囊颖》第四折:“呀,这些时急煎煎体势忙,有甚么漫打商量,他坐观人成败和得丧。”章炳麟《与人论文书》:“夫欲物其体势,视若蔽尘,笑若龋齿,行若曲肩,自以为妍,而祇益其丑也。”体势[tǐshì]事物的体式及其产生的气势。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苜人之所独专矣。」
网友释义
亦作“体埶”。1.形体态势。汉班固《西都赋》:“於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清姚鼐《瓦棺寺》诗:“招提地亦古长干,围入南城体势残。”
汉语大词典
亦作“体埶”。(1).形体态势。汉班固《西都赋》:“于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清姚鼐《瓦棺寺》诗:“招提地亦古长干,围入南城体势残。”(2).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定势》:“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宋范仲淹《〈赋林衡鉴〉序》:“仲淹少游文场,尝禀词律……其于句读声病,有今礼部之式焉,别析二十门,以分其体埶。”清恽敬《答伊扬州书》四:“所惠香山老人画,是其晚年之笔,意境超远,体势雄厚。”(3).犹情势,形势。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且契丹自石晋朝有援立之功,时已称帝,今大王世受天子建国封王之恩……乃欲拟契丹之称(帝),究其体势,昭然不同。”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落内朝之职,改为外官,使节制诸将,顿失体势。”(4).犹形状,样子。明徐阳辉《脱囊颖》第四折:“呀,这些时急煎煎体势忙,有甚么漫打商量,他坐观人成败和得丧。”章炳麟《与人论文书》:“夫欲物其体势,视若蔽尘,笑若龋齿,行若曲肩,自以为妍,而祇益其丑也。”
国语辞典
事物的体式及其产生的气势。体势[tǐshì]⒈事物的体式及其产生的气势。引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苜人之所独专矣。」
辞典修订版
事物的体式及其产生的气势。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苜人之所独专矣。」
其他释义
1.亦作'体埶'。2.形体态势。3.指诗文字画的形体结构﹑气势风格。4.犹情势,形势。5.犹形状,样子。
体势造句
1.中无违碍,均宝丹之体势;内有祁颂,禳天朝之盛隆。
2.从而以碑帖兼容、取法宽泛、融合浑然为内质,创作出质妍并茂、体势峻拔、气息清脱、韵致醇雅的自家风范。
3.李啸将魏碑、墓志与唐楷相结合,在结字、笔法上互相融通,形成质妍并茂、体势峻拔、气息清脱、韵致醇雅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
4.稍晚的何绍基,用汉碑之笔为行楷,体势流动而笔意醇厚。
5.行草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他主张树立骨力,善於取势,主张书小字必先习大字,心经笔法,意存体势,这样才无轻率之病,书法刚健遒美,秀逸有致。
6.在编制流体势平面和剖面等值线图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的流体势分布特征。
7.她拨开迷雾,进入用笔殿堂后,又越出而登高,苦苦研索结字和体势的妙谛,业书六十年,风格不断变化,不断更新,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
8.利用二维分子动力学程序,结合类紧束缚杂化多体势,研究冲击载荷下金属表面包含沟槽型缺陷的微喷射动力学过程。
9.但赵之新意,专以侧媚取势,所以无当大雅;先生则极力避免捧心龋齿之状态,以三代钟鼎、陶器文字之体势,揉杂其间,故较赵为高也。
10.它体势庞大,巨无匹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体势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