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吮血
shǔn xuè

【拼音】:shǔn xuè

【注音】:ㄕㄨㄣˇㄒㄩㄝˋ

【结构】:吮(左右结构)血(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吮血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吸出败血。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吮血[shǔnxuè]⒈指吸出败血。⒉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
引证解释
⒈指吸出败血。引唐吴兢《贞观政要·仁恻》:“太宗征辽东,攻白严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⒉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引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怎当得做鴇儿龟子的,吮血摩牙,不管天理。”高旭《书感步蒋观云皎然韵》诗:“投身五浊牺牲少,吮血中原豺虎多。”金近《“好”人国医生》:“穷人有臭虫吮血,有了病还用得着进抽血医院吗?”
网络解释
吮血吮血,拼音shǔnxuè,指吸出败血。
综合释义
指吸出败血。唐吴兢《贞观政要·仁恻》:“太宗征辽东,攻白严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怎当得做鴇儿龟子的,吮血摩牙,不管天理。”高旭《书感步蒋观云皎然韵》诗:“投身五浊牺牲少,吮血中原豺虎多。”金近《“好”人国医生》:“穷人有臭虫吮血,有了病还用得着进抽血医院吗?”
网友释义
吮血,拼音shǔnxuè,指吸出败血。
汉语大词典
(1).指吸出败血。唐吴兢《贞观政要·仁恻》:“太宗征辽东,攻白严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2).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唐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怎当得做鸨儿龟子的,吮血摩牙,不管天理。”高旭《书感步蒋观云皎然韵》诗:“投身五浊牺牲少,吮血中原豺虎多。”金近《“好”人国医生》:“穷人有臭虫吮血,有了病还用得着进抽血医院吗?”
吮血造句
1.但少数交警“吃”司机、领导“吃”交警的事实,却提醒世人,“磨牙吮血”、“钩爪锯牙食人肉”并非夸张之词。
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3.那声音却还在变大,越来越近,仔细听,如磨牙吮血,上下颚不断合起牙齿咔咔发出颤颤。
4.老兵们都是磨牙吮血,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显示出他们内心的兴奋和激动;而新兵蛋子们,则是一个个脸上通红,手心脚心冒汗,很是紧张。
5.一时间,神州大地,四处都有妖孽魔怪,磨牙吮血
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7.据了解,他六年来不断以哄骗的手法,将学生单独骗到其办公室,然后藉机‘吮血’,之后再以威迫利诱的手法,迫令学生不能向外透露此事。
8.王悬停在空中,冷风吹得王的战袍铮铮作响,跨间的宝刀发出磨牙吮血的声音,森然可怖。
9.但交警“吃”司机、领导“吃”交警的事实,却提醒世人“磨牙吮血”、“钩爪锯牙食人肉”并非夸张之词。
10.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
吮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