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萧索
xiāo suǒ

【拼音】:xiāo suǒ

【注音】:ㄒ一ㄠㄙㄨㄛˇ

【词性】:形容词。

【结构】:萧(上下结构)索(上下结构)

【简体】:萧索

【繁体】:蕭索

字义分解
萧索的解释
词语解释
萧索xiāosuǒ。(1)衰败;冷落。萧索[xiāosuǒ]⒈衰败;冷落。例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英bleakandchilly;desolate;
基础解释
冷落衰颓的样子:荒村~。~的晚秋景象。
引证解释
⒈萧条冷落;凄凉。引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宋刘过《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明高启《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柔石《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⒉疏散;稀少。引《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唐王初《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頽云萧索见层空。”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尔来飘流二十载,鬢髮萧索垂霜冰。”《明史·李时传》:“扈蹕謁陵,道沙河,帝见居民萧索,愴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⒊淡漠。引《魏书·崔道固传》:“安都视人殊自萧索,毕捺固依依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⒋衰颓。引清侯方域《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一夜莲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⒌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引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唐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元萨都剌《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网络解释
萧索萧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osuǒ,形容词。意思是荒凉,冷落,萧条、凄凉;缺乏生机、不热闹;稀疏;淡漠;衰颓;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
综合释义
冷落衰颓的样子。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宋刘过《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明高启《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鬱葱。”柔石《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衰败、不景气。《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唐王初《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頽云萧索见层空。”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尔来飘流二十载,鬢髮萧索垂霜冰。”《明史·李时传》:“扈蹕謁陵,道沙河,帝见居民萧索,愴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冷漠。《魏书·崔道固传》:“安都视人殊自萧索,毕捺固依依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颓废。清侯方域《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一夜莲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风雨吹打树叶发出的的声音。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唐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元萨都剌《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网友释义
萧索汉语词汇。注音:xiāosuǒ释义:荒凉,冷落,萧条;凄凉。
汉语大词典
(1).萧条冷落;凄凉。晋陶潜《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宋刘过《谒金门》词:“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明高启《长洲苑》诗:“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郁葱。”柔石《二月》九:“小雨点打着二人底伞上,响出寂寞的调子。黄昏底镇内,也异样地萧索。”(2).疏散;稀少。《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唐王初《自和书秋》:“陇首斜飞避弋鸿,颓云萧索见层空。”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明史·李时传》:“扈跸谒陵,道沙河,帝见居民萧索,怆然曰:‘七陵在此,宜加守护。’”(3).淡漠。《魏书·崔道固传》:“安都视人殊自萧索,毕捺固依依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司空图》:“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4).衰颓。清侯方域《太平仁义之效论》:“犹病热阳狂之人,恶其疾而以毒寒攻之,疾去而元气亦萧索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一夜莲来,惊曰:‘郎何神气萧索?’”(5).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七:“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唐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诗:“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元萨都剌《暮行》诗之一:“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清徐兰《赤陵姐琵琶歌》:“曲终马上风萧索,风吹泪逐哀弦落。”
国语辞典
云气飘流往来的样子。萧索[xiāosuǒ]⒈云气飘流往来的样子。引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散漫交错,氛氲萧索。」⒉冷落衰颓的样子。引《文选·江淹·恨赋》:「秋日萧索,浮云无光。」唐·陈鸿《长恨传》:「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近萧条反繁荣⒊衰败、不景气。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家道萧索,衣食不足。」《红楼梦·第七八回》:「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索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辞典修订版
云气飘流往来的样子。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散漫交错,氛氲萧索。」冷落衰颓的样子。《文选.江淹.恨赋》:「秋日萧索,浮云无光。」唐.陈鸿《长恨传》:「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衰败、不景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家道萧索,衣食不足。」《红楼梦.第七八回》:「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索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其他释义
①萧条;凄凉: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②稀疏: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
近反义词
萧索造句
1.青衣书生龙眉凤眼,唇红齿白,俊秀潇洒,眼神沧海变幻,漆黑的瞳孔里仿佛有着无尽的落寞,无尽的萧索
2.呈现在鲁迅先生面前的故乡是一派萧索凋零的破败景象。
3.花落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4.秋石,倚立于亭之一侧,呈暗褐色,寓意万物萧索,叶枯翠残。
5.秋凉,菊黄,茱萸叶长,又到重阳;云归,雨飞,千山万水,思念相随;叶落,萧索,关山漠漠,情意如昨;鸿雁,翩跹,划过眼帘,留在心间;登高,远眺,敞开怀抱,驱走烦恼;祝福,幸福,收纳百福,一生有福;朋友,长久,遥送问候,愿你无忧!
6.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7.红尘是一个喧闹又萧索的大戏台,我们装扮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离合悲欢、生老病死。到最后,连自己亦分不清,哪段是真,哪段又是假。演了一辈子,唱了一辈子,过了一辈子,那些携手并肩的人,随着光阴,且行且远。
8.黄埃散漫风萧索,天地无光日色薄。
9.那日,残阳如血。那样绚烂张扬的颜色像是在张牙舞爪地嘲笑世人人心难测,命途多萧索,无处躲。凌乱柠殇。
10.黄昏,是寂静的开始,满是霞光的烟岚飘荡在山林里,同时糅杂了繁盛和萧索两种极端的景象。
萧索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