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卧牛城
wò niú chéng

【拼音】:wò niú chéng

【注音】:ㄨㄛˋㄋ一ㄡˊㄔㄥˊ

【结构】:卧(左右结构)牛(独体结构)城(左右结构)

【简体】:卧牛城

【繁体】:臥牛城

字义分解
卧牛城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贼至必击﹐善利﹑宣化﹑通津三门﹐善利门其首也﹐宣化门其项也﹐通津门在善利宣化之间﹐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后如其言。'后因以'卧牛城'称宋代汴京(开封)城。
基础解释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贼至必击﹐善利﹑宣化﹑通津三门﹐善利门其首也﹐宣化门其项也﹐通津门在善利宣化之间﹐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后如其言。/'后因以/'卧牛城/'称宋代汴京开封城。
引证解释
⒈后因以“卧牛城”称宋代汴京(开封)城。引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贼至必击,善利、宣化、通津三门,善利门其首也,宣化门其项也,通津门在善利宣化之间,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后如其言。”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欲寻那四百年兴龙地,除是这八十里卧牛城。”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空指着卧牛城内富人家。”
网络解释
卧牛城(邢台古县城别称)卧牛城,即是邢台城,历史上为邢州、顺德府府城,民国时期沦为邢台县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拆除,仅保留部分古城墙。古时牛是丰收吉祥的象征,相传洪水逼近邢台城,有神牛卧城头,水涨城高老百姓得以免遭灾难,因此俗称卧牛城。
综合释义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贼至必击,善利、宣化、通津三门,善利门其首也,宣化门其项也,通津门在善利宣化之间,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后如其言。”后因以“卧牛城”称宋代汴京(开封)城。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欲寻那四百年兴龙地,除是这八十里卧牛城。”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空指着卧牛城内富人家。”卧牛城[wòniúchéng]开封市的旧名。参见「开封市」条。
汉语大词典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贼至必击,善利、宣化、通津三门,善利门其首也,宣化门其项也,通津门在善利宣化之间,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后如其言。”后因以“卧牛城”称宋代汴京(开封)城。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欲寻那四百年兴龙地,除是这八十里卧牛城。”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空指着卧牛城内富人家。”
国语辞典
开封市的旧名。参见「开封市」条。
卧牛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