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心开目明
xīn kāi mù míng

【拼音】:xīn kāi mù míng

【注音】:ㄒ一ㄣㄎㄞㄇㄨˋㄇ一ㄥˊ

【词性】:成语。

【简体】:心开目明

【繁体】:心開目明

字义分解
心开目明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心明眼亮。心开目明[xīnkāimùmíng]⒈犹心明眼亮。
引证解释
⒈犹心明眼亮。引《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闕庭,死无遗恨。”《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唐无名氏《冥音录》:“姨之生乃聪明,死何蔑然,而不能以力祐助,使我心开目明,粗及流辈哉?”明李贽《李中丞奏议序》:“奏议多矣,而唐独称陆宣公者……使人读其言,便自心开目明,惟恐其言之易尽也。”
综合释义
犹心明眼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心开目明[xīnkāimùmíng]心领神悟,见识明白。《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朕亲白览读,反覆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明.李贽〈李中丞奏议序〉:「其这词温厚和平,深得告君之体,使人读其言,便自心开目明。」
汉语大词典
犹心明眼亮。《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恨。”《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唐无名氏《冥音录》:“姨之生乃聪明,死何蔑然,而不能以力祐助,使我心开目明,粗及流辈哉?”明李贽《李中丞奏议序》:“奏议多矣,而唐独称陆宣公者……使人读其言,便自心开目明,惟恐其言之易尽也。”
国语辞典
心领神悟,见识明白。心开目明[xīnkāimùmíng]⒈心领神悟,见识明白。引《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朕亲白览读,反复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明·李贽〈李中丞奏议序〉:「其这词温厚和平,深得告君之体,使人读其言,便自心开目明。」成语解释心开目明
辞典修订版
心领神悟,见识明白。《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朕亲白览读,反覆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明.李贽〈李中丞奏议序〉:「其这词温厚和平,深得告君之体,使人读其言,便自心开目明。」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心领神悟,见识明白。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朕亲白览读,反覆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明˙李贽˙李中丞奏议序:其这词温厚和平,深得告君之体,使人读其言,便自心开目明。
其他释义
犹心明眼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无遗憾。”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心开目明造句
1.丙寅所上便宜三事,朕亲自览读,反复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
2.读史至唐文皇,亦觉心开目明,其从谏处虽出好名,正所谓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也。
3.兆能见而读之,心开目明,即时神仙矣。
4.兆能见而读之,心开目明,即时神仙矣。[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心开目明造句]
5.丙寅所上便宜三事,朕亲自览读,反复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https://www.chazidian.com/zj-265817/心开目明造句
6.丙寅所上便宜三事,朕亲自览读,反复数周,心开目明,旷然发蒙。【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7.兆能见而读之,心开目明,即时神仙矣。(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心开目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