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似是而非
sì shì ér fēi

【拼音】:sì shì ér fēi

【注音】:ㄙˋㄕˋㄦˊㄈㄟ

【词性】:形容词。

【简体】:似是而非

【繁体】:似是而非

字义分解
似是而非的解释
词语解释
似是而非sìshìérfēi。(1)表面看来似乎对,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的。似是而非[sìshìérfēi]⒈表面看来似乎对,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的。例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汉·王充《论衡·死伪》英specious;beapparentlytruebutreallywrong;
基础解释
似:似乎。是:对的。非:不对。好像是对的,而实际上是错的。也指好像是而实际上不是。
引证解释
⒈后以“似是而非”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引《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晋葛洪《抱朴子·对俗》:“或难曰:神仙方书,似是而非。”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宋苏轼《石菖蒲赞》:“不知退之即以昌阳为昌蒲耶,抑谓其似是而非,不可以引年也。”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轻诺似烈而寡信,多艺似能而寡效……此似是而非者也。”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同学们的讲解,有的似是而非,有的简直错得可笑。”
释义
是指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即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也指似针对此实针对彼。
综合释义
似:像;是:对;非:不对。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网友释义
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也指似针对此实针对彼。
汉语大词典
《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后以“似是而非”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错误。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晋葛洪《抱朴子·对俗》:“或难曰:神仙方书,似是而非。”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宋苏轼《石菖蒲赞》:“不知退之即以昌阳为昌蒲耶,抑谓其似是而非,不可以引年也。”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轻诺似烈而寡信,多艺似能而寡效……此似是而非者也。”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同学们的讲解,有的似是而非,有的简直错得可笑。”
国语辞典
语本《孟子.尽心下》:「恶似而非者。」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却不然。似是而非[sìshìérfēi]⒈语本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却不然。引《孟子·尽心下》:「恶似而非者。」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近貌同实异英语apparentlyrightbutactuallywrong;specious(idiom)​法语spécieux,spéciosité成语解释似是而非
辞典修订版
语本《孟子.尽心下》:「恶似而非者。」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却不然。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
辞典简编版
表面上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语本《孟子.尽心下》。 【造句】不要轻易听信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孟子˙尽心下:恶似而非者。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却不然。汉˙王充˙论衡˙死伪:世多似是而非,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
其他解释
谓形似而实非也。《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注:「似真而非真者,孔子之所恶也。」
其他释义
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出处
《后汉书·章帝纪》:“夫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则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
近反义词
似是而非造句
1.似是而非,言语道断,蓝云确实深谙人性。
2.书中提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方案,而且还是拾人牙慧。
3.那些年少的爱情,萌发得不知不觉,成长得寂静无声,最后陨落得黯然神伤。记忆里那些似是而非的情愫,每个人心中都有,却很少能长成参天大树。
4.对发展商来说,可以通过担保公司的工作将过去许多不属于发展商的、似是而非的责任剔出。
5.于是,在他讲演的时候,他就用他的一口似是而非的北京话,在讲坛上大谈起来。
6.流言有一千分贝,它似是而非,不关心真爱多美,我不需要,谁的慈悲,我会守着你的梦,直到永远。
7.多少次,在支吾其辞、在以自私为出发点的一种背叛的似是而非的推论之后,他听见愤怒的良心在他耳边狂呼:阴谋家!
8.这当然是一项似是而非的悖论:每一种解放,都是将人伦的世界及人伦关系,归还给人的本身。
9.说逻辑化的辩证逻辑"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其基本原则相当程度上是似是而非的",或者是对辩证逻辑的严重歪曲,或者是对辩证逻辑不甚了了。
10.但是可以想象,终会有一个女病人,会对辛医生这种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的手法生厌,变得歇斯底里,做出伤害性行为。
似是而非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