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注音】:ㄏㄨㄚˋㄕㄜˊㄊ一ㄢㄗㄨˊ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画蛇添足

【繁体】:畫蛇添足

字义分解
画蛇添足的解释
词语解释
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zú。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zú]⒈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英drawasnakeandaddfeettoit—ruintheeffectbyaddingsth.superfluous;
基础解释
画好了蛇,再添上它的脚。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也作“画蛇著足”。
引证解释
⒈亦作“画蛇著足”。引《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餘,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巵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三国演义》第一一〇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明王世贞《绿牡丹诗后》:“因别赋一律书其后,观者勿笑老书生画蛇添足也。”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马慕韩认为应该由他讲的,不料被宋其文抢先说了……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画蛇添足,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唐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鬢雪白趋埃尘。”⒉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引《花月痕》第五一回:“追忆其地,歷歷在目,奈海山苍苍,海水茫茫,无从重访。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画蛇添足,为此奇谈。”
释义
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综合释义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为此奇谈。◎《花月痕》第五一回
网友释义
画蛇添足,语出《战国策·齐策二》。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汉语大词典
(1).《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馀的事,反而有害无益。《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明王世贞《绿牡丹诗后》:“因别赋一律书其后,观者勿笑老书生画蛇添足也。”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十:“马慕韩认为应该由他讲的,不料被宋其文抢先说了……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画蛇添足,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亦作“画蛇著足”。唐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2).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花月痕》第五一回:“追忆其地,历历在目,奈海山苍苍,海水茫茫,无从重访。这也是一则事实,并非做书的人画蛇添足,为此奇谈。”
国语辞典
战国时有楚人以比赛画蛇决定谁可以喝酒,有人画好后又添画四只脚,此时第二个人也已画成,第一个人则因为多画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典出《战国策.齐策二》。后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也作「画蛇著足」、「为蛇添足」、「为蛇画足」。画蛇添足[huàshétiānzú]⒈战国时有楚人以比赛画蛇决定谁可以喝酒,有人画好后又添画四只脚,此时第二个人也已画成,第一个人则因为多画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典出也作「画蛇著足」、「为蛇添足」、「为蛇画足」。引《战国策·齐策二》。后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三国演义·第一一〇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近多此一举节外生枝成语解释画蛇添足
辞典修订版
战国时有楚人以比赛画蛇决定谁可以喝酒,有人画好后又添画四只脚,此时第二个人也已画成,第一个人则因为多画了根本不存在的蛇足,反而失去本已赢得的酒。典出《战国策.齐策二》。后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三国演义.第一一零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也作「画蛇着足」、「为蛇添足」、「为蛇画足」。
辞典简编版
比喻多此一举而于事无补。典出《战国策.齐策二》。 【造句】你加上的这段话,有点画蛇添足,不如删掉。
成语词典版
01.《三国演义.第一一零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02.《文史通义.内篇二.古文十弊》:「不此之务,但知市菜求增,是之谓『画蛇添足』,又文人之通弊也。」03.《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我倒不怕山遥水远,渴饮饥餐,只是我趁兴而去,难道还想败兴而回?岂不画蛇添足,转落一场话柄?」04.《儿女英雄传.第三零回》:「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至于又无端的弄桌果酒,便觉画蛇添足,可以不必了。」05.《荡寇志.第四七回》:「我不过数万之众,如何平定得?况官兵久暴于外,费用浩大,今清真之图已解,得胜不回,是画蛇添足矣。」06.《荡寇志.第五七回》:「徐槐笑道:『这却画蛇添足了,前番我之退兵,不过瞒他一时,岂有一而再,再而三,他还不识得之理?』」
其他释义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典故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添脚的人终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壶酒。
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无其酒。”
近反义词
画蛇添足造句
1.炎黄子孙迎蛇年,银蛇劲舞庆团圆,画蛇添足追求高,杯弓蛇影梦成真,虎头蛇尾体康安,笔走龙蛇才华横,佛口蛇心计谋多,牛鬼蛇神好事连,除夕祝福我最早,祝愿蛇年合家欢!
2.记得我小时候总是要画蛇添足,我一看见脏的小车,总是要拿扫把去刷干净,还被骂过好多次呢。
3.不要给百合花镀金,画蛇添足
4.我们在前面都是概写那些蚕宝宝都没有名字,后面谈名字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5.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议论没必要,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6.写一件不太复杂的事一般不需用小标题,用了反而画蛇添足
7.发表意见应精简有力,切忌画蛇添足
8.对此发表评说无异于画蛇添足
9.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10.写结尾时常犯的毛病就是,要么草草收兵,要么画蛇添足,要么就是套用陈词滥调。
画蛇添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