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进策
jìn cè

【拼音】:jìn cè

【注音】:ㄐ一ㄣˋㄘㄜˋ

【结构】:进(半包围结构)策(上下结构)

【繁体】:進策

字义分解
进策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进呈书策;进献计策。2.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进策[jìncè]⒈进呈书策;进献计策。⒉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
基础解释
进呈书策;进献计策。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
引证解释
⒈进呈书策;进献计策。引《晋书·郗超传》:“超又进策於温曰:‘清水入河,无通运理。’”《魏书·李先传》:“从仪平鄴,到义臺,破慕容驎军,回定中山,先每一进策,所向克平。”清刘熙载《艺概·文概》:“﹝杜牧﹞又两进策於李文饶,皆案切时势,见利害於未然。”⒉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引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楮券》:“水心叶先生进策,亦谓不数年间,将交执空券而无所售。”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策》:“学士大夫有私自议政而上进者,三曰进策,著策而上进者也。”
网络解释
进策进策释义:进呈书策;进献计策;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
综合释义
进呈书策;进献计策。《晋书·郗超传》:“超又进策於温曰:‘清水入河,无通运理。’”《魏书·李先传》:“从仪平鄴,到义臺,破慕容驎军,回定中山,先每一进策,所向克平。”清刘熙载《艺概·文概》:“﹝杜牧﹞又两进策於李文饶,皆案切时势,见利害於未然。”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楮券》:“水心叶先生进策,亦谓不数年间,将交执空券而无所售。”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策》:“学士大夫有私自议政而上进者,三曰进策,著策而上进者也。”
汉语大词典
(1).进呈书策;进献计策。《晋书·郗超传》:“超又进策于温曰:‘清水入河,无通运理。’”《魏书·李先传》:“从仪平邺,到义台,破慕容驎军,回定中山,先每一进策,所向克平。”清刘熙载《艺概·文概》:“﹝杜牧﹞又两进策于李文饶,皆案切时势,见利害于未然。”(2).文体名。策之一种。指进呈帝王之策。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楮券》:“水心叶先生进策,亦谓不数年间,将交执空券而无所售。”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策》:“学士大夫有私自议政而上进者,三曰进策,著策而上进者也。”
进策造句
1.敌人南进策略,非攻占衡阳不可,彼不能离开铁路线及公路线,在太远之山区做持久战,若是我国军能与其硬拼时,敌粮弹补充及伤兵后送,都成为极严重问题。
2.从今天开始,南方日报将推出“深圳东进策论”系列报道,探讨交通、产业、城市、人文等方面如何实现东进,敬请垂注。
3.在对现有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包括对初始量化参数的选取,对跳帧的处理和对场景切换的检测。
4.切梅诺里过去曾经与波丽娜共事过一段时间,两人彼此都很熟悉,这次潘宏进策划了行动的方案之后,也是切梅诺里出面把她从尼古拉耶夫找来的。
5.第四章是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合作研究的促进策略,共分三节。
6.良臣择主而事,刘表遣刘磐攻长沙,末将随军,屡次进策不得接纳,以致长沙两年不克,如此庸主,不弃待何?
7.东风浩荡,催人奋进,策马扬鞭,乘势而上。
8.权亦开诚相见,谈及江夏情形,宁进策道:“今汉祚日微,曹操擅权,必为篡窃。
9.本文从马太效应这一角度出发,研究了动态联盟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10.良臣择主而事,刘表遣刘磐攻长沙,末将随军,屡次进策不得接纳,以致长沙两年不克,如此庸主,不弃待何?[www。chazidian。com/zj-51820/查字典造句网]
进策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