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异端
yì duān

【拼音】:yì duān

【注音】:一ˋㄉㄨㄢ

【结构】:异(上下结构)端(左右结构)

【简体】:异端

【繁体】:異端

字义分解
异端的解释
词语解释
异端yìduān。(1)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2)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异端[yìduān]⒈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例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英strangeomen;⒉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英heterodoxy;heresy;
基础解释
(名)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邪说。[反]正统。
引证解释
⒈亦作“异端”。⒉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引《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朱熹集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唐玄宗《<孝经>序》:“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更因思想通脱之后……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⒊凡自居正统的人或组织对异己的观点、学说或教义亦称之为异端。引晋僧肇《百论序》:“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凡有作品,未经他们(‘四人帮’)点头,一律视为异端。”⒋各种说法;不同见解。引《后汉书·延笃传》:“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篤论矣。”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广求异端,以明事理。”《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帝将有事泰山,詔公卿博士杂定其仪,而论者争为异端。”⒌犹异志,离心。引《宋书·武帝纪中》:“既知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密图之。”《南齐书·谢超宗传》:“﹝超宗﹞协附姦邪,疑间忠烈,构扇异端,讥议时政。”《旧唐书·陆贽传》:“恐其有变,上忧之,遣贄使怀光军宣諭。使还,贄奏事曰……如此词婉而直,理当而明,虽蓄异端,何由起怨?”⒍指分离。引《再生缘》第十七回:“奴合你,同处同归不异端。”⒎指无关紧要的事物。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駢赘必多。”⒏另一端。引宋王禹偁《盐池十八韵》:“本源皆泻滷,异端亦咸鹺。”⒐意外事端。引元柯丹丘《荆钗记·抢亲》:“今日娶亲谐凤鸞,不知何故来迟缓。莫非他人生异端,须知人乱法不乱。”
网络解释
异端异端,中文原义为异常之征兆,后引申为社会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对异己思想、理论的称呼。在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常将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学说、学派统称为异端;而在基督教、伊斯兰语境下,异端则是指与正统基督教神学、伊斯兰认主学相违背的各种宗教信仰派别。
综合释义
亦作“异端”。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朱熹集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唐玄宗《<孝经>序》:“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更因思想通脱之后……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凡自居正统的人或组织对异己的观点、学说或教义亦称之为异端。晋僧肇《百论序》:“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凡有作品,未经他们(‘四人帮’)点头,一律视为异端。”各种说法;不同见解。《后汉书·延笃传》:“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篤论矣。”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广求异端,以明事理。”《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帝将有事泰山,詔公卿博士杂定其仪,而论者争为异端。”犹异志,离心。《宋书·武帝纪中》:“既知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密图之。”《南齐书·谢超宗传》:“﹝超宗﹞协附姦邪,疑间忠烈,构扇异端,讥议时政。”《旧唐书·陆贽传》:“恐其有变,上忧之,遣贄使怀光军宣諭。使还,贄奏事曰……如此词婉而直,理当而明,虽蓄异端,何由起怨?”指分离。《再生缘》第十七回:“奴合你,同处同归不异端。”指无关紧要的事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駢赘必多。”另一端。宋王禹偁《盐池十八韵》:“本源皆泻滷,异端亦咸鹺。”意外事端。元柯丹丘《荆钗记·抢亲》:“今日娶亲谐凤鸞,不知何故来迟缓。莫非他人生异端,须知人乱法不乱。”
汉语大词典
亦作“异端”。(1).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朱熹集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杨墨是也。”唐玄宗《〈孝经〉序》:“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更因思想通脱之后……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2).凡自居正统的人或组织对异己的观点、学说或教义亦称之为异端。晋僧肇《百论序》:“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凡有作品,未经他们(‘四人帮’)点头,一律视为异端。”(3).各种说法;不同见解。《后汉书·延笃传》:“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笃论矣。”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广求异端,以明事理。”《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帝将有事泰山,诏公卿博士杂定其仪,而论者争为异端。”(4).犹异志,离心。《宋书·武帝纪中》:“既知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密图之。”《南齐书·谢超宗传》:“﹝超宗﹞协附奸邪,疑间忠烈,构扇异端,讥议时政。”《旧唐书·陆贽传》:“恐其有变,上忧之,遣贽使怀光军宣谕。使还,贽奏事曰……如此词婉而直,理当而明,虽蓄异端,何由起怨?”(5).指分离。《再生缘》第十七回:“奴合你,同处同归不异端。”(6).指无关紧要的事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熔裁》:“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7).另一端。宋王禹偁《盐池十八韵》:“本源皆泻卤,异端亦咸鹾。”(8).意外事端。元柯丹丘《荆钗记·抢亲》:“今日娶亲谐凤鸾,不知何故来迟缓。莫非他人生异端,须知人乱法不乱。”
国语辞典
由本位角度指称其他不同的学说、流派。异端[yìduān]⒈由本位角度指称其他不同的学说、流派。引《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唐·玄宗〈孝经注序〉:「嗟夫!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反正统⒉和传统道德思想,尤指和儒家思想相违背的邪说。引《红楼梦·第五八回》:「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的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
辞典修订版
由本位角度指称其他不同的学说、流派。《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唐.玄宗〈孝经注序〉:「嗟夫!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和传统道德思想,尤指和儒家思想相违背的邪说。《红楼梦.第五八回》:「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的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
辞典简编版
由本位角度指称其他不同的学说、流派等。 【造句】异端邪说
其他释义
指和正统思想对立的学说、派别、主张等:异端邪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异端造句
1.牴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2.随着他们走着马龙想起了十四世纪,当人们用罗马的台伯河来换法国的露娜并在这山上盖了这巨大宫殿。阿夫诺成了很多异端分子的庇护所。
3.孟子察己观物,知人论世,扶微辨理,横斥异端,竭毕生精力创立了一套人性本善的理论体系。
4.但当指控者将变节者和异端混为一谈,断言那些自称是伊斯兰教的人提出错误的诠释是有罪的时,自由同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滥用。
5.以前的人,为了一段感情不离别,付上很多的代价,譬如放弃自己的理想,放弃机会。现在的人,却可以为这些而放弃异端感情。离别,只是为了追寻更好的东西。
6.他要把异端邪说到处传播。
7.后来,在教皇和法兰西国王联手构陷下,以异端罪名解散骑士团,数百名团员同时被捕受刑罹难。
8.骑士的职责就是在皇帝和教廷需要战争的时候拿起手中的枪和剑,成为穿着盔甲的屠夫,将一切违背神圣帝国和梵特兰蒂冈教廷意志的家伙视作异端,砍下这些家伙的脑袋就是捍卫最大的正义。除此之外,骑士完全可以顺便跟寂寞的贵妇们探讨一下某些学术问题,与崇拜英雄的少女们一起吃顿烛光晚餐。
9.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10.历史提醒我们,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开始被当作异端,最后被奉为迷信。
异端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