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道府
dào fǔ

【拼音】:dào fǔ

【注音】:ㄉㄠˋㄈㄨˇ

【结构】:道(半包围结构)府(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道府的解释
词语解释
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道府[dàofǔ]⒈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
引证解释
⒈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引《清史稿·世祖纪一》:“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易宗夔《新世说·假谲》:“未几杨巡抚广东,即保荐王同往,以道府用,洊升两司。”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过得道府而去。”
网络解释
道府引证解释
综合释义
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清史稿·世祖纪一》:“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易宗夔《新世说·假谲》:“未几杨巡抚广东,即保荐王同往,以道府用,洊升两司。”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过得道府而去。”道府[dàofǔ]
网友释义
dàofǔㄉㄠˋㄈㄨˇ道府 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清史稿·世祖纪一》:“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易宗夔《新世说·假谲》:“未几杨巡抚广东,即保荐王同往,以道府用,洊升两司。”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过得道府而去。”
汉语大词典
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清史稿·世祖纪一》:“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易宗夔《新世说·假谲》:“未几杨巡抚广东,即保荐王同往,以道府用,荐升两司。”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过得道府而去。”
其他释义
1.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
道府造句
1.难道府中八珍玉食吃腻了,所以来这种地方换换口味?或者,这“掬水阁”。
2.下午你来起草几道抚谕,一个是饬令司道府县考察属吏,将晋省实任、候补各员的情况考察清楚,在半月之内填报交省。
3.东省诸道府州县官员,毋以本钦差查处国泰一案怠忽职守,所有民刑纠案乃及地方治安、赈恤灾民、河防漕运诸事,凡差使在职,勿以省垣人事有所更张有所轻慢。
4.大学士你所推举之人果然不差!朕观此人,不要说管治州县,便是用做道府,亦绰然有余矣!
5.这时候你找总督、巡抚、藩台、臬台、道、府告状,谁也不会管你,连问都不问。
6.这时的道府县诸官员只有“登城划地、结席为棚,共计数十间,分处灾黎,以免暴露之苦”。
7.道府门前,高搭着灵棚,到处挂着白布。
8.天辰大洲随便一个大宗派的外门道府都养天鹤三千,各职修士近万,唐国周围的“仙家”。
9.雍正认为蓝鼎元“用做道府亦绰然有余”,于是就任命他任“冲疲难”的普宁“要缺”、再兼任潮阳这“冲疲繁难”的“最要缺”。
10.很快,查实有行贿情节的江西各道府州县官员71人,连负责查办此案的两江总督萨载,也因失察之罪,被革职留任,被扣罚养廉银三年。
道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