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河朔饮
hé shuò yǐn

【拼音】:hé shuò yǐn

【注音】:ㄏㄜˊㄕㄨㄛˋ一ㄣˇ

【结构】:河(左右结构)朔(左右结构)饮(左右结构)

【繁体】:河朔飲

字义分解
河朔饮的解释
词语解释
《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河朔饮[héshuòyǐn]⒈《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引证解释
⒈亦省作“河朔”。引《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南朝梁何逊《苦热》诗:“实无河朔饮,空有临淄汗。”北周庾信《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清曹寅《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河朔饮,深杯未足。”唐王勃《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河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高阳之意气。”清孙枝蔚《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河朔,凉风满北窻。”
网络解释
河朔饮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综合释义
《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南朝梁何逊《苦热》诗:“实无河朔饮,空有临淄汗。”北周庾信《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清曹寅《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河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河朔”。唐王勃《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河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高阳之意气。”清孙枝蔚《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河朔,凉风满北窻。”
汉语大词典
《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南朝梁何逊《苦热》诗:“实无河朔饮,空有临淄汗。”北周庾信《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清曹寅《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河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河朔”。唐王勃《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河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高阳之意气。”清孙枝蔚《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河朔,凉风满北窗。”
其他释义
1.《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大驾都许,使光禄大夫刘松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河朔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