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楅衡
bī héng

【拼音】:bī héng

【注音】:ㄅ一ㄏㄥˊ

【结构】:楅(左右结构)衡(左中右结构)

【简体】:楅衡

【繁体】:楅衡

字义分解
楅衡的解释
词语解释
加在牛角上的横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触人。一说楅设于角,衡设于鼻。楅衡[bìhéng]⒈加在牛角上的横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触人。一说楅设于角,衡设于鼻。
引证解释
⒈加在牛角上的横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触人。一说楅设于角,衡设于鼻。引《诗·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朱熹集传:“尝,秋祭名。楅衡,施於牛角,所以止触也。”《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郑玄注:“楅设於角,衡设於鼻。”汉张衡《东京赋》:“物牲辩省,设其楅衡。”宋苏洵《衡论·御将》:“蹄者可驭以羈紲,触者可拘以楅衡。”
网络解释
楅衡楅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īhéng,意思是加在牛角上的横木。
综合释义
加在牛角上的横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触人。一说楅设于角,衡设于鼻。《诗·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朱熹集传:“尝,秋祭名。楅衡,施於牛角,所以止触也。”《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郑玄注:“楅设於角,衡设於鼻。”汉张衡《东京赋》:“物牲辩省,设其楅衡。”宋苏洵《衡论·御将》:“蹄者可驭以羈紲,触者可拘以楅衡。”楅衡[bīhéng]加缚在牛角上以防牛触人的横木;或说此横木称「楅」,衡则另指穿在牛鼻间以便牵引的缚绳或横木。《诗经.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汉.郑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触人。』玄谓:『楅设于角,衡设于鼻。』」
汉语大词典
加在牛角上的横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触人。一说楅设于角,衡设于鼻。《诗·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朱熹集传:“尝,秋祭名。楅衡,施于牛角,所以止触也。”《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郑玄注:“楅设于角,衡设于鼻。”汉张衡《东京赋》:“物牲辩省,设其楅衡。”宋苏洵《衡论·御将》:“蹄者可驭以羁绁,触者可拘以楅衡。”
国语辞典
加缚在牛角上以防牛触人的横木;或说此横木称「楅」,衡则另指穿在牛鼻间以便牵引的缚绳或横木。楅衡[fúhéng]⒈加缚在牛角上以防牛触人的横木;或说此横木称「楅」,衡则另指穿在牛鼻间以便牵引的缚绳或横木。引《诗经·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汉·郑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触人。』玄谓:『楅设于角,衡设于鼻。』」
辞典修订版
加缚在牛角上以防牛触人的横木;或说此横木称「楅」,衡则另指穿在牛鼻间以便牵引的缚绳或横木。《诗经.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汉.郑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触人。』玄谓:『楅设于角,衡设于鼻。』」
其他释义
1.加在牛角上的横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触人。一说楅设于角,衡设于鼻。
楅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