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异文
yì wén

【拼音】:yì wén

【注音】:一ˋㄨㄣˊ

【结构】:异(上下结构)文(独体结构)

【简体】:异文

【繁体】:異文

字义分解
异文的解释
词语解释
异文yìwén(1)对异体字、通假字的总称英differentraceornation(2)不同书籍或同一书籍不同版本记录的相同事物,不同的学句英differenteditionofthesamebookordifferentbookscarryingthesamenews异文[yìwén]⒈对异体字、通假字的总称。英differentraceornation;⒉不同书籍或同一书籍不同版本记录的相同事物,不同的学句。英differenteditionofthesamebookordifferentbookscarryingthesamenews;
基础解释
∶对异体字、通假字的总称∶不同书籍或同一书籍不同版本记录的相同事物,不同的学句
引证解释
⒈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引《礼记·乐记》:“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孔颖达疏:“宫商别调是异文,无不欢爱,是合爱也。”⒉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引《左传·隐公二年》“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晋杜预注:“凡得失小,故《经》无异文而《传》备其事。”清龙翰臣《逆妇姜于齐》:“姜何罪?其不氏犹氏也。姜固为其氏矣。其或书或不书者,史异文耳。”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义传疑而并存例》:“凡著书者,博采异文,附之简策。如《管子·法法篇》之‘一曰’,《大匡篇》之‘或曰’,皆为管氏学者传闻不同而竝记之也。”⒊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引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三》:“汉定天下,立羣师,置羣弟子,利禄之门,争以异文起其家,故《易》、《书》、《诗》、《春秋》之文多异。”⒋不同的文字。引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今地球万国,异文并列,审音、解字、联句、纂文之难易,截然歧途,不可混合。”
网络解释
异文(1).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礼记·乐记》:“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孔颖达疏:“宫商别调是异文,无不欢爱,是合爱也。”
综合释义
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礼记·乐记》:“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孔颖达疏:“宫商别调是异文,无不欢爱,是合爱也。”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左传·隐公二年》“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晋杜预注:“凡得失小,故《经》无异文而《传》备其事。”清龙翰臣《逆妇姜于齐》:“姜何罪?其不氏犹氏也。姜固为其氏矣。其或书或不书者,史异文耳。”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义传疑而并存例》:“凡著书者,博采异文,附之简策。如《管子·法法篇》之‘一曰’,《大匡篇》之‘或曰’,皆为管氏学者传闻不同而竝记之也。”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三》:“汉定天下,立羣师,置羣弟子,利禄之门,争以异文起其家,故《易》、《书》、《诗》、《春秋》之文多异。”不同的文字。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今地球万国,异文并列,审音、解字、联句、纂文之难易,截然歧途,不可混合。”异文[yìwén]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相对于正字而言。如「迹」是「迹」的异文。
汉语大词典
(1).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礼记·乐记》:“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孔颖达疏:“宫商别调是异文,无不欢爱,是合爱也。”(2).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左传·隐公二年》“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晋杜预注:“凡得失小,故《经》无异文而《传》备其事。”清龙翰臣《逆妇姜于齐》:“姜何罪?其不氏犹氏也。姜固为其氏矣。其或书或不书者,史异文耳。”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义传疑而并存例》:“凡著书者,博采异文,附之简策。如《管子·法法篇》之‘一曰’,《大匡篇》之‘或曰’,皆为管氏学者传闻不同而并记之也。”(3).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三》:“汉定天下,立群师,置群弟子,利禄之门,争以异文起其家,故《易》、《书》、《诗》、《春秋》之文多异。”(4).不同的文字。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今地球万国,异文并列,审音、解字、联句、纂文之难易,截然歧途,不可混合。”
国语辞典
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相对于正字而言。如「迹」是「迹」的异文。异文[yìwén]⒈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相对于正字而言。如「迹」是「迹」的异文。
其他释义
1.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2.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3.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4.不同的文字。
异文造句
1.现代日语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的结构和特征,并积淀了日本民族时代变迁以及与异文化接触的历史,从而形成了具有许多独特个性的语言文化。
2.本文以中古史书异文为例,从考求古词古义、把握新词新义、明了习语常词、明辨词的假借义、分析字形以求词义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论述。
3.拜占庭和亚历山大学派研究文本异文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他们都只使用了一些新约手抄本作为最正确和可靠的文本。
4.本文将从异文化理解的角度,试图解明渡边文学的创作主旨、表现手段和文化意蕴,及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定位与传承。
5.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伴随与异文化的融汇过程。
6.作为文字学意义上的异文,主要是指通假字和异体字。
7.这样,孔凡礼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把全部苏诗核阅了五十多遍,写下了七千多条校勘记,囊括了现存苏诗十七个善本的全部异文
8.存在专业差异,文科生多于理科生。
9.从该民歌的众多异文及相关传说入手分析研究了其传播和传承状况。
10.因而与先秦史傅和诸子之书形成很多异文
异文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