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巾子
jīn zǐ

【拼音】:jīn zǐ

【注音】:ㄐ一ㄣㄗˇ

【结构】:巾(独体结构)子(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巾子的解释
词语解释
裹头的布。巾子[jīnzǐ]⒈头巾。
引证解释
⒈头巾。引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巾幞》:“巾子制,顶皆方平,仗内即头小而圆鋭,谓之内样。”《说郛》卷十引前蜀马鉴《续事始·巾子》:“《实録》云:‘隋大业十年,左丞相牛弘上议,请著巾子,以桐木为之,内皆漆。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武后内宴,赐百寮丝葛巾子。中宗内宴,赐宰相内样巾子。’”
网络解释
巾子巾子是指用苎葛、藤草、篾竹或马尾在桐木模具上编织的幞头内衬,上漆后用来罩住发髻。古人束发后,先戴上巾子,再以幅巾裹头,后面两角朝前包抄系结于额顶,前面两角绕至脑后缚结下垂。传世文物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浙江庆元县有巾子峰,壮如巾子。台州古城里有巾子山,相传皇华真人得道升天,坠下帢帻,遂有此山。隋炀帝令女子戴幞头巾子帼,后世有䯼髻(髟狄)。
综合释义
头巾。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巾幞》:“巾子制,顶皆方平,仗内即头小而圆鋭,谓之内样。”《说郛》卷十引前蜀马鉴《续事始·巾子》:“《实録》云:‘隋大业十年,左丞相牛弘上议,请著巾子,以桐木为之,内皆漆。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武后内宴,赐百寮丝葛巾子。中宗内宴,赐宰相内样巾子。’”
汉语大词典
头巾。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巾幞》:“巾子制,顶皆方平,仗内即头小而圆锐,谓之内样。”《说郛》卷十引前蜀马鉴《续事始·巾子》:“《实录》云:‘隋大业十年,左丞相牛弘上议,请著巾子,以桐木为之,内皆漆。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武后内宴,赐百寮丝葛巾子。中宗内宴,赐宰相内样巾子。’”
其他释义
1.头巾。
巾子造句
1.奴隶只能穿本色粗麻布或粗毛布衣服,光头无发,有的头上包巾子,缠得高高的,和现代西南苗族人一样。
巾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