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假设
jiǎ shè

【拼音】:jiǎ shè

【注音】:ㄐ一ㄚˇㄕㄜˋ

【词性】:名词、动词。

【结构】:假(左右结构)设(左右结构)

【简体】:假设

【繁体】:假設

字义分解
假设的解释
词语解释
假设jiǎshè。(1)科学研究中根据事实提出的假定说明,必须经过实践证明才能成为理论。假设[jiǎshè]⒈暂时认为。例他们假设他与石油有关。英suppose;presume;假设[jiǎshè]⒈科学研究中根据事实提出的假定说明,必须经过实践证明才能成为理论。英hypothesis;
基础解释
(动)姑且认定。②(名)根据已有的材料与经验,对事物产生原因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作的推测。[近]假定。③(名)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
引证解释
⒈如果,假定。引《汉书·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朱子语类》卷六七:“假设如此则如此,假设如彼则如彼。”郭小川《一个和八个》诗:“这是多么可笑的假设。”梁斌《红旗谱》五十:“假设反动派要屠杀二师学生的话,将在工人阶级中引起什么反响?”⒉虚构。引宋苏轼《秦少游贺发首荐次韵》:“涂车芻灵皆假设,著眼细看君勿误。”清顾炎武《日知录·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述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⒊代为备办;借以设置。引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宋秦观《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欲因此胜高构阁,假设象似开羣愚。”⒋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验证明、实践检验就成为理论。引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二章四:“现代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本来是没有规律性的,科学规律仅仅是人们为着暂时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设。”
网络解释
假设(汉语词语)假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ǎshè,指如果;凭空构想;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见《汉书·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综合释义
如果,假定。《汉书·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朱子语类》卷六七:“假设如此则如此,假设如彼则如彼。”郭小川《一个和八个》诗:“这是多么可笑的假设。”梁斌《红旗谱》五十:“假设反动派要屠杀二师学生的话,将在工人阶级中引起什么反响?”虚构。宋苏轼《秦少游贺发首荐次韵》:“涂车芻灵皆假设,著眼细看君勿误。”清顾炎武《日知录·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述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代为备办;借以设置。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宋秦观《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欲因此胜高构阁,假设象似开羣愚。”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验证明、实践检验就成为理论。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二章四:“现代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本来是没有规律性的,科学规律仅仅是人们为着暂时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设。”
汉语大词典
(1).如果,假定。《汉书·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朱子语类》卷六七:“假设如此则如此,假设如彼则如彼。”郭小川《一个和八个》诗:“这是多么可笑的假设。”梁斌《红旗谱》五十:“假设反动派要屠杀二师学生的话,将在工人阶级中引起什么反响?”(2).虚构。宋苏轼《秦少游贺发首荐次韵》:“涂车刍灵皆假设,著眼细看君勿误。”清顾炎武《日知录·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述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3).代为备办;借以设置。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宋秦观《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欲因此胜高构阁,假设象似开群愚。”(4).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验证明、实践检验就成为理论。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二章四:“现代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本来是没有规律性的,科学规律仅仅是人们为着暂时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设。”
国语辞典
如果。《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也作「假定」。假设[jiǎshè]⒈如果。也作「假定」。引《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⒉凭空构想。引宋·苏轼〈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荐秦以诗贺之刘泾亦作因次其韵〉:「涂车刍灵皆假设,著眼细看君勿误。」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迹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⒊代为设置。引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⒋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称为「假设」。一经证明,便成为科学理 论而不复是假设。
辞典修订版
如果。《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也作「假定」。凭空构想。宋.苏轼〈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荐秦以诗贺之刘泾亦作因次其韵〉:「涂车刍灵皆假设,着眼细看君勿误。」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一.假设之辞》:「古人为赋多假设之辞,序迹往事以为点缀,不必一一符同也。」代为设置。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称为「假设」。一经证明,便成为科学理 论而不复是假设。也称为「假定」。
辞典简编版
如果。 【造句】假设人人都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社会将会更温馨祥和。科学上指可以有逻辑的说明某事件之发生,并能以合理方法加以证实的,称为「假设」。
其他解释
1.假构虚设之意。《公羊·隐公元年》:「且如桓立。」注:「且如,假设之辞。」;宋、苏轼〈秦少游梦发殡,以诗贺之刘泾亦作因次其韵诗〉:「涂车刍灵皆假设,着眼细看君勿误。
其他释义
①姑且认定:这本书印了十万册,~每册只有一个读者,那也就有十万个读者。②虚构:故事情节是~的。③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
近反义词
假设造句
1.目前宇宙大爆炸只是一种假设,还没有被证实。
2.在辩论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又假设了张三李四之类的人进行了回答。
3.我们很容易因这些模型的精确而得意忘形,忘记了在做出这些简单的假设时我们选择所选择走的是捷径。
4.他把功夫用在了早经人们证实是不能成立的假设上,其结果是镂冰雕朽,徒劳而已。
5.假设我们要拿着"一个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人才,那我就敬谢不敏,实在连一打也找不到。
6.要假设你融不到一分钱的情况去做事业。
7.说的很对!人生没有假设,只有真实的奋斗与努力,才有值得回味的一生。
8.他所做出的假设是有充分根据的。
9.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实际调查结果真是这样又将如何呢?假设你说的是事实,那么我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10.经过实验,结果和当初的假设截然不同。
假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