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九畿
jiǔ jī

【拼音】:jiǔ jī

【注音】:ㄐ一ㄡˇㄐ一

【结构】:九(独体结构)畿(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九畿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九畿[jiǔjī]⒈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引证解释
⒈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参见“九服”。引《周礼·夏官·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郑玄注:“畿,犹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九。”《周礼·地官·小司徒》“其畿疆之封”汉郑玄注:“畿,九畿。”贾公彦疏:“除王畿以外,仍有九畿,谓侯、甸、男、采、卫、要,以内六服为中国,其外更言夷、镇、藩三服为夷狄,王畿四面皆有九畿。”
网络解释
九畿九畿,出自《周礼·夏官·大司马》,意思是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综合释义
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周礼·夏官·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郑玄注:“畿,犹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九。”《周礼·地官·小司徒》“其畿疆之封”汉郑玄注:“畿,九畿。”贾公彦疏:“除王畿以外,仍有九畿,谓侯、甸、男、采、卫、要,以内六服为中国,其外更言夷、镇、藩三服为夷狄,王畿四面皆有九畿。”参见“九服”。九畿[jiǔjī]九畿,出自《周礼·夏官·大司马》,意思是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汉语大词典
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周礼·夏官·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郑玄注:“畿,犹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九。”《周礼·地官·小司徒》“其畿疆之封”汉郑玄注:“畿,九畿。”贾公彦疏:“除王畿以外,仍有九畿,谓侯、甸、男、采、卫、要,以内六服为中国,其外更言夷、镇、藩三服为夷狄,王畿四面皆有九畿。”参见“九服”。
其他释义
1.相传古时王城以外五千里之内,自内而外,每五百里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等九畿,为各级诸侯之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九畿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