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⒈ 不可改变的神圣法令、条款。例:大约天下愚人居多,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说,就是金科玉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goldenruleandpreciousprecept;lawsandregulations;
基础解释
原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后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引: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清周圻《与济叔论印章书》:“惟以秦汉为师,非以秦汉为金科玉律也。”秦牧《艺海拾贝·广州城徽》:“我想不客气说一句,那些以为五只羊必须一般大小的人的观点,不过是把那些啤酒、火柴、电池的商标广告的艺术奉为金科玉律罢了。”
综合释义
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三回
汉语大词典
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清周圻《与济叔论印章书》:“惟以秦汉为师,非以秦汉为金科玉律也。”秦牧《艺海拾贝·广州城徽》:“我想不客气说一句,那些以为五只羊必须一般大小的人的观点,不过是把那些啤酒、火柴、电池的商标广告的艺术奉为金科玉律罢了。”
国语辞典
⒈ 形容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也作「金科玉条」、「玉律金科」。引:《歧路灯·第一〇三回》:「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或是古人这句话是有所为而言的,后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岂不是误尽了天下女子吗?」
辞典修订版
形容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歧路灯.第一零三回》:「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或是古人这句话是有所为而言的,后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岂不是误尽了天下女子吗?」也作「金科玉条」、「玉律金科」。
辞典简编版
本指完善严密的法律条文。后泛指不可变更的信条。 【造句】古圣先贤遗留下来的金科玉律,是后世为人行事的规范。
成语词典版
01.五代十国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籙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02.清.黄百家〈仇沧柱时义稿序〉:「仇子沧柱操选政十年,举业之家奉之为金科玉律。」03.《歧路灯.第一零三回》:「他把他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04.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黄梅桥》:「我生平睹临松雪书者多矣,未见有如此神似者。汝辈学赵字,以此为金科玉律可也。」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古语还有一句说得岂有此理的,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我最不佩服,或是古人这句话,是有所为而言的;后人就奉了他做金科玉律,岂不是误尽了天下女子么?」
其他释义
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三表嫂是聪明人;她把她家里那种种可笑规矩看成圣贤的金科玉律。”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