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势不两存
shì bù liǎng cún

【拼音】:shì bù liǎng cún

【注音】:ㄕˋㄅㄨˋㄌ一ㄤˇㄘㄨㄣˊ

【词性】:成语。

【简体】:势不两存

【繁体】:勢不兩存

字义分解
势不两存的解释
词语解释
势不两存shìbùliǎngcún。(1)敌对双方矛盾尖锐,其势不能并存。也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基础解释
见/'势不两立/',势:情势。两立:双方并存。指矛盾十分尖锐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
引证解释
⒈见“势不两立”。
综合释义
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并存。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网友释义
释义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并存。
国语辞典
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并存。《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也作「势不并立」、「势不两立」。
成语词典版
01.《韩非子.孤愤》:「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02.《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欲来归附。」
其他释义
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并存。
出处
《韩非子·孤愤》:“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
近反义词
势不两存造句
1.两派几十年来新仇旧恨相连不断,早是势不两存
2.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势不两存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