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半妆
bàn zhuāng

【拼音】:bàn zhuāng

【注音】:ㄅㄢˋㄓㄨㄤ

【结构】:半(独体结构)妆(左右结构)

【繁体】:半妝

字义分解
半妆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半面妆。
基础解释
见/'半妆/'。
引证解释
⒈见“半粧”。亦作“半妆”。⒉半面妆。参见“半面粧”。引五代薛昭蕴《离别难》词:“半粧珠翠落,露华寒。”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蒋凝应宏辞,人称之曰:‘臼头花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宋张先《泛青苕》词:“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⒊谓薄饰。引唐太宗《赋得花庭雾》诗:“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网络解释
半妆半妆,读音bànzhuā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半面妆;谓薄饰。
综合释义
见“半粧”。亦作“半妆”。半面妆。五代薛昭蕴《离别难》词:“半粧珠翠落,露华寒。”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蒋凝应宏辞,人称之曰:‘臼头花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宋张先《泛青苕》词:“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参见“半面粧”。谓薄饰。唐太宗《赋得花庭雾》诗:“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网友释义
半妆,读音bànzhuā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半面妆;谓薄饰。
汉语大词典
见“半妆”。亦作“半妆”。(1).半面妆。五代薛昭蕴《离别难》词:“半妆珠翠落,露华寒。”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蒋凝应宏辞,人称之曰:‘臼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宋张先《泛青苕》词:“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参见“半面妆”。(2).谓薄饰。唐太宗《赋得花庭雾》诗:“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汉语大词典》:半面妆(半面妆)  拼音:bànmiànzhuāng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因姿容不美,受元帝冷遇。徐妃亦因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仅饰半面以待之,帝见则大怒而出。见《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唐李商隐《南朝》诗:“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清赵翼《又和荆州咏古》诗之二:“怕听项羽重瞳败,惭对徐妃半面妆。”
其他释义
1.见'半妆'。
半妆造句
1.云髻娥娥,斜抱云和,薄粉敷面,半妆美人,由于气血浮动,两颊又有病态的微红,真是杏面桃腮;又见眉似新月,粉白黛黑;嘴唇朱樱一点,绛唇映日。
半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