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臣制
chén zhì

【拼音】:chén zhì

【注音】:ㄔㄣˊㄓˋ

【结构】:臣(独体结构)制(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臣制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四》:'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此言君受制于臣。后因以'臣制'谓臣服节制。2.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臣制[chénzhì]⒈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四》:“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此言君受制于臣。后因以“臣制”谓臣服节制。⒉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
基础解释
解释为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
引证解释
⒈此言君受制于臣。后因以“臣制”谓臣服节制。引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四》:“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新唐书·李抱真传》:“而希烈既窃名号,则欲臣制诸叛,众稍离。”⒉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引《晋书·贾充传》:“若如充议,服子服,行臣制,未有前比。宜如恂表,攸丧服从诸侯之例。”
网络解释
臣制臣制,是汉语词汇,拼音chénzhì,解释为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
综合释义
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四》:“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此言君受制于臣。后因以“臣制”谓臣服节制。《新唐书·李抱真传》:“而希烈既窃名号,则欲臣制诸叛,众稍离。”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晋书·贾充传》:“若如充议,服子服,行臣制,未有前比。宜如恂表,攸丧服从诸侯之例。”
汉语大词典
(1).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四》:“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此言君受制于臣。后因以“臣制”谓臣服节制。《新唐书·李抱真传》:“而希烈既窃名号,则欲臣制诸叛,众稍离。”(2).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晋书·贾充传》:“若如充议,服子服,行臣制,未有前比。宜如恂表,攸丧服从诸侯之例。”
臣制造句
1.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的封建封臣制和基督教大世界观念逐渐瓦解。
2.在封君封臣制度下,中世纪英国国王具有全国最高封君和国君的双重身份。
3.封君封臣制中体现的封建原则,协调了封建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英国外交大臣制定五年计划拟重金收买塔利班。
5.英国外交大臣制定五年计划拟重金收买塔利班。[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6.在封君封臣制度下,中世纪英国国王具有全国最高封君和国君的双重身份。【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63373/】
臣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