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一分一铢。2.形容极少。3.古代弓上测定射箭远近的标志。分铢[fēnzhū]⒈一分一铢。⒉形容极少。⒊古代弓上测定射箭远近的标志。
基础解释
一分一铢。形容极少。3.古代弓上测定射箭远近的标志。
引证解释
⒈一分一铢。引《后汉书·方术传·华佗》:“精於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銖,不假称量。”⒉形容极少。引晋张华《博物志》卷八:“人有数妇,暴面於道,寻道争分銖,以给其夫舆马衣资。”唐沉亚之《上使主第三书》:“亚之幸蒙过意,提在宾阶,虽无分銖之能以事万一,然誓将鞭励,孱谨以效终身。”⒊古代弓上测定射箭远近的标志。引《文选·潘岳<射雉赋>》:“於是筭分銖,商远邇,揆悬刀,骋絶技。”徐爰注:“分銖,弩牙后刻画定矢所至远近之处也。”
网络解释
分铢1.一分一铢。《后汉书·方术传·华佗》:“精于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
综合释义
一分一铢。《后汉书·方术传·华佗》:“精於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銖,不假称量。”形容极少。晋张华《博物志》卷八:“人有数妇,暴面於道,寻道争分銖,以给其夫舆马衣资。”唐沉亚之《上使主第三书》:“亚之幸蒙过意,提在宾阶,虽无分銖之能以事万一,然誓将鞭励,孱谨以效终身。”古代弓上测定射箭远近的标志。《文选·潘岳<射雉赋>》:“於是筭分銖,商远邇,揆悬刀,骋絶技。”徐爰注:“分銖,弩牙后刻画定矢所至远近之处也。”一分一铢。谓微少之分量也。《史记·大宛传》:「善市贾,争分铢。」;《汉书·食货志》:「商功分铢之事。」;汉、王充《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铢。」弩牙后,刻画定矢所至远近之处也。《昭明文选·潘岳·射雉赋》:「于是算分铢,商远迩。」爰注:「分铢,弩牙后,刻画定矢所至远近之处。」?
汉语大词典
(1).一分一铢。《后汉书·方术传·华佗》:“精于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2).形容极少。晋张华《博物志》卷八:“人有数妇,暴面于道,寻道争分铢,以给其夫舆马衣资。”唐沈亚之《上使主第三书》:“亚之幸蒙过意,提在宾阶,虽无分铢之能以事万一,然誓将鞭励,孱谨以效终身。”(3).古代弓上测定射箭远近的标志。《文选·潘岳〈射雉赋〉》:“于是算分铢,商远迩,揆悬刀,骋绝技。”徐爰注:“分铢,弩牙后刻画定矢所至远近之处也。”
其他解释
1.一分一铢。谓微少之分量也。犹言锱铢。《史记·大宛传》:「善市贾,争分铢。」;《汉书·食货志》:「商功分铢之事。」;汉、王充《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