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条达
tiáo dá

【拼音】:tiáo dá

【注音】:ㄊ一ㄠˊㄉㄚˊ

【结构】:条(上下结构)达(半包围结构)

【简体】:条达

【繁体】:條達

字义分解
条达的解释
词语解释
条理通达。畅达;通达。断续分散貌。臂饰。行疾貌。条达[tiáodá]⒈条理通达。畅达;通达。断续分散貌。臂饰。行疾貌。
引证解释
⒈条理通达。引《庄子·至乐》:“名止於实,义设於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成玄英疏:“如是之道,可谓条理通达,而福德扶持者矣。”⒉畅达;通达。引《战国策·魏策一》:“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万人。埊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游心乎道义,偃息乎卑室。恬愉无遌,而神气条达。”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至於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笺书章奏之文,体在条达。”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魏氏之文,明畅条达,然刻意求新,故杂奇语,以骇俗流。”⒊行疾貌。引《尚书大传》卷三“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汉郑玄注:“朓,条也。条达,行疾貌。”《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上清朓侧”李善注引汉郑玄曰:“朓,犹条达也。条达,行疾貌。”⒋断续分散貌。引《孙子·行军》:“尘高而鋭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杜牧注:“条达,纵横断絶貌也。”王晳注:“条达,纤微断续之貌。”⒌臂饰。参见“条脱”。引《初学记》卷四引古诗:“绕背双条达。”《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造百索繫臂……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
网络解释
条达条达,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条理通达。《庄子·至乐》:“名止於实,义设於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成玄英疏:“如是之道,可谓条理通达,而福德扶持者矣。”畅达;通达。《战国策·魏策一》:“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万人。埊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游心乎道义,偃息乎卑室。恬愉无遌,而神气条达。”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至於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笺书章奏之文,体在条达。”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魏氏之文,明畅条达,然刻意求新,故杂奇语,以骇俗流。”行疾貌。《尚书大传》卷三“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汉郑玄注:“朓,条也。条达,行疾貌。”《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上清朓侧”李善注引汉郑玄曰:“朓,犹条达也。条达,行疾貌。”断续分散貌。《孙子·行军》:“尘高而鋭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杜牧注:“条达,纵横断絶貌也。”王晳注:“条达,纤微断续之貌。”臂饰。《初学记》卷四引古诗:“绕背双条达。”《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造百索繫臂……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参见“条脱”。条达[tiáodá]条理通达。《淮南子.本经》:「则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心条达而不以思虑。」腕饰、手镯。唐.徐圣《初学记.卷四.五月五日.叙事》:「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也称为「条脱」。畅通到达。《战国策.魏策一》:「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网友释义
条达,古时汉族岁时压胜物和饰物。指一种丝织品。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汉族民间有互赠条达和其他五彩丝的风俗。
汉语大词典
(1).条理通达。《庄子·至乐》:“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成玄英疏:“如是之道,可谓条理通达,而福德扶持者矣。”(2).畅达;通达。《战国策·魏策一》:“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万人。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游心乎道义,偃息乎卑室。恬愉无遌,而神气条达。”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笺书章奏之文,体在条达。”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魏氏之文,明畅条达,然刻意求新,故杂奇语,以骇俗流。”(3).行疾貌。《尚书大传》卷三“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汉郑玄注:“朓,条也。条达,行疾貌。”《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上清朓侧”李善注引汉郑玄曰:“朓,犹条达也。条达,行疾貌。”(4).断续分散貌。《孙子·行军》:“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杜牧注:“条达,纵横断绝貌也。”王晰注:“条达,纤微断续之貌。”(5).臂饰。《初学记》卷四引古诗:“绕背双条达。”《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造百索系臂……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参见“条脱”。
国语辞典
条理通达。条达[tiáodá]⒈条理通达。引《淮南子·本经》:「则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心条达而不以思虑。」⒉腕饰、手镯。引唐·徐圣《初学记·卷四·五月五日·叙事》:「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⒊畅通到达。引《战国策·魏策一》:「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辞典修订版
条理通达。《淮南子.本经》:「则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心条达而不以思虑。」腕饰、手镯。唐.徐圣《初学记.卷四.五月五日.叙事》:「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也称为「条脱」。畅通到达。《战国策.魏策一》:「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其他释义
1.条理通达。2.畅达;通达。3.行疾貌。4.断续分散貌。5.臂饰。
条达造句
1.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2.写作书信时应当条达舒畅来显示气势,无拘束地说出自己的情怀,书信往来写得文辞明显、从容自然,也是心声的交流啊!
3.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语:“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4.“闳肆如庄周,峭劲如韩非,条达如贾谊。
5.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三伏,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之时,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对各类冬春季容易好发疾病未病先防的有利时机。
6.四逆散治手少阴心经阳郁于内,致四肢厥冷;此方着意于疏肝理气,使肝气条达,郁阳得升,则厥逆自复。
7.“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8.为了减少行车时间和里程,孟政府拟新建一条达卡至吉大港的高速双轨铁路。
9.“闳肆如庄周,峭劲如韩非,条达如贾谊。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10.“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条达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