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笔床
bǐ chuáng

【拼音】:bǐ chuáng

【注音】:ㄅ一ˇㄔㄨㄤˊ

【结构】:笔(上下结构)床(半包围结构)

【简体】:笔床

【繁体】:筆床

字义分解
笔床的解释
词语解释
笔床[bǐchuáng]⒈
基础解释
笔床是中国传统书写文具。
引证解释
⒈亦作“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引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牀,无时离手。”唐岑参《山房春事》诗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牀。”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亭中棐几湘帘,笔床砚匣,位置楚楚。”
网络解释
笔床笔床是中国传统书写文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作为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起源较早。南朝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说:“琉璃砚盒,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笔床就像今天的文具盒。
综合释义
亦作“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牀,无时离手。”唐岑参《山房春事》诗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牀。”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亭中棐几湘帘,笔床砚匣,位置楚楚。”笔床[bǐchuáng]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作为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起源较早。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唐.岑参〈山房春事诗〉二首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也作「笔架」。
网友释义
笔床是汉族传统书写文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作为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起源较早。南朝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说:“琉璃砚盒,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笔床就像今天的文具盒。
汉语大词典
亦作“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唐岑参《山房春事》诗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清王韬《淞滨琐话·李延庚》:“亭中棐几湘帘,笔床砚匣,位置楚楚。”
国语辞典
搁笔的用具。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唐.岑参〈山房春事诗〉二首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也作「笔架」。笔床[bǐchuáng]⒈搁笔的用具。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唐·岑参〈山房春事诗〉二首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也作「笔架」。
其他释义
1.见'笔床'。
笔床造句
1.其他小文玩,比如砚滴、压尺、香筒、笔筒、笔床、镇纸、水注、笔洗、水盂、臂搁等,也开始出现在拍卖市场上。
2.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笔、墨、纸、砚为公认的文房“四宝”,其他文具还有笔洗、笔舐、砚滴、镇尺、臂搁、笔床、笔船、笔格、笔挂等。
3.可作康熙皇帝游虎丘时所著的“烟霞常护林峦胜;台榭高临水石佳;松声竹韵清琴塌;云气岚光润笔床”一诗真实写照。
4.上首一张梨花书案,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而且样样华美精致,玉雕的砚滴、金铸的笔床,随便拿一样都够平常百姓活上好几年。
5.在民间,乌木多用于居家器用及小件家具,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卷》记载:“笔床之制,行世甚少。
6.笔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它的前身,是唐代的笔船、笔床和笔格。
7.文房四宝,笔筒、笔洗、笔床、笔格、镇纸、水中盂、水注、秘阁、墨盒,一应俱全。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笔床造句
笔床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