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道俗
dào sú

【拼音】:dào sú

【注音】:ㄉㄠˋㄙㄨˊ

【结构】:道(半包围结构)俗(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道俗的解释
词语解释
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道俗[dàosú]⒈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
引证解释
⒈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引《宋书·夷蛮传·婆黎国》:“又有慧严、慧议道人,并住东安寺,学行精整,为道俗所推。”宋王十朋《舫斋记》:“年愈尊,德愈隆,道俗愈归重。”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你看两廊道俗,不计其数,瞧瞧何妨。”
网络解释
道俗道俗;指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最早出自《宋书·夷蛮传·婆黎国》
综合释义
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宋书·夷蛮传·婆黎国》:“又有慧严、慧议道人,并住东安寺,学行精整,为道俗所推。”宋王十朋《舫斋记》:“年愈尊,德愈隆,道俗愈归重。”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你看两廊道俗,不计其数,瞧瞧何妨。”道俗[dàosú]道俗;指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最早出自《宋书·夷蛮传·婆黎国》
汉语大词典
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宋书·夷蛮传·婆黎国》:“又有慧严、慧议道人,并住东安寺,学行精整,为道俗所推。”宋王十朋《舫斋记》:“年愈尊,德愈隆,道俗愈归重。”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你看两廊道俗,不计其数,瞧瞧何妨。”
其他释义
1.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
道俗造句
1.在家出家,僧道俗家,有什么不同?世人所谓‘休妻绝粮,服气餐霞’就想结成金丹,无疑是水中捞月,痴心妄想,我向来不以为然。
2.道教的教理五论之中,道神一元论为根本,道物依成论、生道合一论、道术体用论为依据,道俗圆融论为目标。
3.诏以往岁年谷不登,民多乏绝,令公私道俗,凡有贮积粟麦者,皆准口听留,以外尽粜。
4.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道俗叹服之。
5.那个锅子原名叫郭宇,人比较机灵能说会道,俗话说就是贫气。
6.说起天津的大沽路,那故事很多啦,它是天津第一条最长的道路,原来叫“通海口叠道”,俗称海大道,最初形成于明代。
7.据外媒报道,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里的“遛”指的是牵着动物在地上走一走。
8.其二,李孟堂做尽这般伤天害理之事,他下面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俗话说瞒上不瞒下,他也瞒不住。
9.唐寒心道俗人就是俗人,但是还是决定不再与林夜作口舌之争,说不定就会引火上身,到时只会让自己有气没发撒。
10.俗话说情欲使男人衰老,却使女人年轻。俗话有不少是胡说八道。俗话说有钱人永远能保护自己,他们的世界永远是灿烂的夏天。我跟他们生活过,他们其实是烦得要死又寂寞的人。钱德勒 
道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