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饥馁
jī něi

【拼音】:jī něi

【注音】:ㄐ一ㄋㄟˇ

【结构】:饥(左右结构)馁(左右结构)

【繁体】:飢餒

字义分解
饥馁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参见:饥馁,饥馁饥馁[jīněi]⒈参见:饥馁,饥馁。
基础解释
(书)(名)饥饿:~劳顿。
引证解释
⒈飢饿。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轻忍飢馁之患,而必全壶餐,是将不以原叛。”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飢馁。”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飢馁?”⒉指飢饿的人。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水旱不调,年穀不登,人民飢乏,道荐飢馁。”飢饿。饥,通“飢”。《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文武饥馁。”谢树琼《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网络解释
饥馁饥馁,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飢饿。《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轻忍飢馁之患,而必全壶餐,是将不以原叛。”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飢馁。”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飢馁?”指飢饿的人。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水旱不调,年穀不登,人民飢乏,道荐飢馁。”飢饿。饥,通“飢”。《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文武饥馁。”谢树琼《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网友释义
饥馁,汉语词汇,拼音:jīněi,释义为:1.饥饿。2.指饥饿的人。
汉语大词典
(1).饥饿。《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轻忍饥馁之患,而必全壶餐,是将不以原叛。”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吃糠》:“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饥馁?”(2).指饥饿的人。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水旱不调,年谷不登,人民饥乏,道荐饥馁。”饥饿。饥,通“饥”。《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五年》:“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文武饥馁。”谢树琼《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国语辞典
饥饿。饥馁[jīněi]⒈饥饿。引《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其不被害郡县,当为饥馁者储。」《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抱而哭。」
饥馁造句
1.虽然后羿接连射掉九个,可一个太阳的能量仍然太强,以致寸草不生,四海皆荒田,饥馁满地,民不聊生。
2.此人已被驱出山寨,又饱受饥馁,视此人气节如此屈软,此等做派,不当是甚细作,况今吾等只是赈济,乱事又未起,细作也是无用。
3.他曾对手下说‘世间美味,无过人肉,但使他国有人,何忧饥馁’。
4.吾久未得食,此时更是倍感饥馁无加,于是奋然跳出玉盂,闯然而见一只乌木巨匣矗立身前。
5.饥馁在城中走街串巷,瘟疫则安坐在城门口。
6.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7.适过宝方,腹间饥馁,特造檀府,募化一斋,贫僧就行也。
8.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
9.忽觉肚中饥馁,他便埋怨这村中富户老李家为何一大早便动油星。
10.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鱼稻富饶,不忧饥馁,信鬼神,喜淫祀。
饥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