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金声
jīn shēng

【拼音】:jīn shēng

【注音】:ㄐ一ㄣㄕㄥ

【结构】:金(上下结构)声(上下结构)

【简体】:金声

【繁体】:金聲

字义分解
金声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钲声。指钟声。指金石声。对人声音的美称。恭敬的声音。比喻美好的声誉。指声誉传播。金声[jīnshēng]⒈指钲声。⒉指钟声。⒊指金石声。⒋对人声音的美称。⒌恭敬的声音。⒍比喻美好的声誉。⒎指声誉传播。
引证解释
⒈指钲声。引《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汉书·李陵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颜师古注:“金谓鉦也,一名鐲。”汉王粲《从军诗》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⒉指钟声。引唐沉佺期《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诗:“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復传。”宋苏轼《十二琴铭·天球》:“有蔚者桐,僵于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清金人瑞《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金声齐雅颂,玉尺辨毫釐。”⒊指金石声。引唐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明何景明《赠子言》诗:“腰佩白玉环,手掷金声赋。”叶景葵《<蔽庐丛志>序》:“金声掷地,诵左赋而俗耳顿聪。”⒋对人声音的美称。引明沉仕《桂枝香·咏镜题情》曲:“爱你秋波如练,金声娇软。”⒌恭敬的声音。引《逸周书·酆保》:“卑位柔色,金声以合之。”朱右曾校释:“金声,肃也。”⒍比喻美好的声誉。引晋刘琨《劝进表》:“玉质幼彰,金声夙振。”唐卢纶《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⒎指声誉传播。引王国维《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二刘金声於隋代,孔贾玉振於唐初。”
网络解释
金声(明末抗清义军首领)金声(1589—1645年),一名子骏,字正希,号赤壁,徽州休宁瓯山人(今休宁县万安镇徽光乡瓯山)。明末抗清义军首领。清军攻陷南京,金声同门生江天一(徽州歙县人)率众在徽州起兵抗清,应者甚众。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清军分三路围攻徽州,他与江天一等,依凭丛山关险隘,固守绩溪,清兵久攻不克,后因黄澍出卖,失陷。拒降清,临刑前遥拜明孝陵后端坐饮刃,时年56岁,同时殉国的还有门生江天一、其弟及总兵范云龙。金声治学严谨,道德文章,备受后人推崇。遗著有《金太史文章》、《尚志堂集》等。
释义
1、指钲声。2、指钟声。3、指金石声。4、对人声音的美称。5、恭敬的声音。6、比喻美好的声誉等等
综合释义
指钲声。《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汉书·李陵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颜师古注:“金谓鉦也,一名鐲。”汉王粲《从军诗》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指钟声。唐沉佺期《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诗:“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復传。”宋苏轼《十二琴铭·天球》:“有蔚者桐,僵于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清金人瑞《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金声齐雅颂,玉尺辨毫釐。”指金石声。唐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明何景明《赠子言》诗:“腰佩白玉环,手掷金声赋。”叶景葵《<蔽庐丛志>序》:“金声掷地,诵左赋而俗耳顿聪。”对人声音的美称。明沉仕《桂枝香·咏镜题情》曲:“爱你秋波如练,金声娇软。”恭敬的声音。《逸周书·酆保》:“卑位柔色,金声以合之。”朱右曾校释:“金声,肃也。”比喻美好的声誉。晋刘琨《劝进表》:“玉质幼彰,金声夙振。”唐卢纶《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指声誉传播。王国维《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二刘金声於隋代,孔贾玉振於唐初。”金声[钲声。借指止兵。《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人名。(公元@@@@@~@@@@@)明休宁人,字正希,工制艺,通佛法,崇祯间官御史,总督诸军。清师陷南都,声聚集义勇以抗,事败后被执而死,諡文毅。#####]钲声。借指止兵。《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人名。(公元@@@@@~@@@@@)明休宁人,字正希,工制艺,通佛法,崇祯间官御史,总督诸军。清师陷南都,声聚集义勇以抗,事败后被执而死,諡文毅。
网友释义
金声,汉语词汇。拼音:jīnshēng释义:1、指钲声。2、指钟声。3、指金石声。4、对人声音的美称。5、恭敬的声音。6、比喻美好的声誉等等
汉语大词典
(1).指钲声。《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汉书·李陵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颜师古注:“金谓钲也,一名镯。”汉王粲《从军诗》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2).指钟声。唐沈佺期《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诗:“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复传。”宋苏轼《十二琴铭·天球》:“有蔚者桐,僵于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清金人瑞《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金声齐雅颂,玉尺辨毫釐。”(3).指金石声。唐唐彦谦《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诗:“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明何景明《赠子言》诗:“腰佩白玉环,手掷金声赋。”叶景葵《〈蔽庐丛志〉序》:“金声掷地,诵左赋而俗耳顿聪。”(4).对人声音的美称。明沈仕《桂枝香·咏镜题情》曲:“爱你秋波如练,金声娇软。”(5).恭敬的声音。《逸周书·酆保》:“卑位柔色,金声以合之。”朱右曾校释:“金声,肃也。”(6).比喻美好的声誉。晋刘琨《劝进表》:“玉质幼彰,金声夙振。”唐卢纶《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7).指声誉传播。王国维《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二刘金声于隋代,孔贾玉振于唐初。”
国语辞典
钲声。借指止兵。金声[jīnshēng]⒈钲声。借指止兵。引《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⒉人名。(西元1598~1645)​明休宁人,字正希,工制艺,通佛法,崇祯间官御史,总督诸军。清师陷南都,声聚集义勇以抗,事败后被执而死,谥文毅。
辞典修订版
钲声。借指止兵。《汉书.卷五四.李广传》:「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人名。(公元1598~1645)明休宁人,字正希,工制艺,通佛法,崇祯间官御史,总督诸军。清师陷南都,声聚集义勇以抗,事败后被执而死,諡文毅。
其他释义
1.指钲声。2.指钟声。3.指金石声。4.对人声音的美称。5.恭敬的声音。6.比喻美好的声誉。7.指声誉传播。
金声造句
1.姥姥的玉润金声燕婉的濂濂啜泣,唤起了他心底天煦地妪早就潜藏着始终没有遇到建树元绪合适的猗猗爱怜、鸿猷圣责。
2.从此以后,铂金声誉大振,一跃于黄金饰品之上,为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巨富贾商所宠爱。
3.此音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声
4.也许正是由于有着麦克风的原故,他给人以金声玉振的感觉,并且使人用不着听清每一个字就感到他的气势磅礴和义正辞严。
5.据介绍,灵璧石之音早有“玉振金声”之美称,我国古代的石质乐器———磐,就是把灵璧石作为首选材料。
6.参加本场演出的团队有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团、金声国乐团、王心心南管乐坊、新雅乐府,以及王苏芬师生、马金泉、龚琳娜三组歌唱家。
7.少年顶礼,群贤毕恭;白山仰止,松水景从,齐颂夫子,玉振金声;鲜花乐舞,以表至诚;敬告先师,伏惟尚飨!于天罡。
8.琴体贴有金声老馆红纸黑字商标声明,经历三百多年的岁月洗礼,商标上的字迹依稀可见“本号在粤东省城濠畔街本馆并无分支别店”。
9.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营,嗜欲之源灭,廉耻之心生,莫不优游而自得,玉润而金声
10.琴声幽幽,金声玉振,一时间筏边群鱼踊跃,百鸟翔集,随着小筏一同顺江东下,沿岸暮春时分即将萎谢的花也纷纷复苏,再度绽开。
金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