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分守
fēn shǒu

【拼音】:fēn shǒu

【注音】:ㄈㄣㄕㄡˇ

【结构】:分(上下结构)守(上下结构)

【简体】:分守

【繁体】:分守

字义分解
分守的解释
词语解释
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分守[fēnshǒu]⒈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
引证解释
⒈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引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分守既下车,数州吏微过,当稚钦笞之十。”明沉德符《野获编·司道·方印分司》:“若分守虽云道,然而无钦降方印。”⒉职分。引《庄子·天道》:“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宋曾巩《制诰拟词·相制三》:“鼎足居中,各遵其职,分守则异,合谋惟一。”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九变知言,出於庄周,则百世不能易矣!曰:天也,道德也,仁义也,分守也,形名也,因任也,原省也,是非也,赏罚也,以此大平。”
网络解释
分守继2012微访谈作品《前度》后,广州杰娱摄制工作室再次策划制作情感微访谈作品《分守》,由《困兽斗之觅途》导演林杰克策划执导。片中邀请了不同职业、不同背景故事的朋友前来诉说对“分手”和“相守”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综合释义
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分守既下车,数州吏微过,当稚钦笞之十。”明沉德符《野获编·司道·方印分司》:“若分守虽云道,然而无钦降方印。”职分。《庄子·天道》:“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宋曾巩《制诰拟词·相制三》:“鼎足居中,各遵其职,分守则异,合谋惟一。”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九变知言,出於庄周,则百世不能易矣!曰:天也,道德也,仁义也,分守也,形名也,因任也,原省也,是非也,赏罚也,以此大平。”分守[fēnshǒu]职分与官守也。《庄子·天道》:「分守次之。」注:「分,职分;守,官守。」;《墨子·号令》:「男女老小旡分守者,人赐钱千。」
汉语大词典
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分守既下车,数州吏微过,当稚钦笞之十。”明沈德符《野获编·司道·方印分司》:“若分守虽云道,然而无钦降方印。”职分。《庄子·天道》:“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宋曾巩《制诰拟词·相制三》:“鼎足居中,各遵其职,分守则异,合谋惟一。”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九变知言,出于庄周,则百世不能易矣!曰:天也,道德也,仁义也,分守也,形名也,因任也,原省也,是非也,赏罚也,以此大平。”
其他解释
职分与官守也。《庄子·天道》:「分守次之。」注:「分,职分;守,官守。」;《墨子·号令》:「男女老小旡分守者,人赐钱千。」
其他释义
1.明时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称监司,亦可称分守。
分守造句
1.丁宝桢因四川省自军兴以后,川勇而外,益以湖南、贵州各军,多至六万馀人,事定次第裁并,至光绪三年,实存防军一万馀人,须分守要隘,未可再裁。
2.除了把这群背景浑厚又不安分守纪的校花培养成规规矩矩的知性女人外,还要破碎那些少爷公子们想和校花早恋的心思。
3.这巡查其实也不怎样难事,主要有力气就行,在楼层走几回,发现有人不安分守纪,跟他说说就行。
4.我们为断地在他们耳边说:"他们需要得到理解",因此,如果他们不把这现成的借口用作他们不安分守已这种自然现象的挡箭牌,那才是不近人情哩。
5.实验的结果是风力长安里的蚂蚁比较聪明,水力长安里的蚂蚁比较强壮,人力长安里的蚂蚁最为安分守己。这个结果证明了皇帝的圣明。皇上始终知道李靖在干什么,还知道他得到的结论,但只说了一句:朕之圣明何需他来证!
6.当你有一医院及若干弹药库在一设防城市中,而情势又不容许你留下充分守军以保卫它的时候,你至少应尽一切可能的努力,使卫城堡垒得保安全,免遭突击。
7.刘璋的为人刘尚还是很清楚的,胆小怕事,性格懦弱,没有多大的野心,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争霸之中,一直属于与世无争,安分守已的那一种。
8.历史只是一连串罪恶与灾难的图画。安分守己与清白无辜的人,在广大的舞台上一向就没有立足之地。
9.明代守城将士三分守边,七分垦种,他们辛勤劳动栽培了大明板栗,如此大面积的古栗园,虽饱经风霜,但仍根深叶茂。
10.现代人往往搞不懂“没能力”和“想要”之间的区别。没能力和老板讨价还价,就想要安分守己。没能力跳槽,就想要忠诚。
分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