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对句
duì jù

【拼音】:duì jù

【简体】:对句

【繁体】:對句

字义分解
对句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⒉ 指对联。对句[duìjù]⒈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⒉指对联。
基础解释
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指对联。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駢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⒉ 指对联。引:《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掛一联黄綾织锦的对句,綉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餘年。’”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对联》:“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爱其工巧,不知为何人之句。”⒈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駢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⒉指对联。引《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掛一联黄綾织锦的对句,綉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餘年。’”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对联》:“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爱其工巧,不知为何人之句。”
综合释义
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駢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指对联。《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掛一联黄綾织锦的对句,綉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餘年。’”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对联》:“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爱其工巧,不知为何人之句。”对句[duìjù]本指古诗文中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后因对格律骈俪的要求,至近体诗兴起时,乃用以指律诗中间两联须相对仗、讲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对句[duìjù]本指古诗文中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后指近体诗之律诗中间两联须相对仗、讲平仄的句子。 【造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极有名的对句。
汉语大词典
(1).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2).指对联。《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挂一联黄绫织锦的对句,绣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馀年。’”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对联》:“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爱其工巧,不知为何人之句。”
国语辞典
⒈ 本指古诗文中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后因对格律骈俪的要求,至近体诗兴起时,乃用以指律诗中间两联须相对仗、讲平仄的句子。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对句[duìjù]⒈本指古诗文中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后因对格律骈俪的要求,至近体诗兴起时,乃用以指律诗中间两联须相对仗、讲平仄的句子。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辞典修订版
本指古诗文中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后因对格律骈俪的要求,至近体诗兴起时,乃用以指律诗中间两联须相对仗、讲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辞典简编版
本指古诗文中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后指近体诗之律诗中间两联须相对仗、讲平仄的句子。 【造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极有名的对句。
其他释义
1.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2.指对联。
对句造句
1.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或枕着幽窗入梦,梦回一次长安,和某个诗客,裁景对句,片刻光阴即是一世。
2.当句子项目所表达的内容为经验常识时,读者对句子的语义内容十分熟悉,命题表征项目不发生互换。
3.其书名、内容的取舍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严密的逻辑、精巧的对句、绚丽的文采、充沛的文气等都显示出其美之所在。
4.扼要地阐述了法语中表示原因的多种方法、特征和途径,并列举典型例句以解析不同的原因表示法对句子产生的不同影响。
5.六言对句是辞赋在吸取楚辞句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骈文的重要构件。
6.古籍中的一些词句,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对其中的个别字词的拿捏直接影响到对句意的理解。
7.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位并对句町发动长达15年的战争,迫使大量句町军民南迁。
8.结果显示,英汉语节奏特征的相似性使节奏在两种语言中同时对音长和语速产生影响,英语节奏的特征对句重音的分配和词重音产生调整。
9.同时要加强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阅读时遇到长句、难句,要训练自己提炼句子主干的能力。
10.训诂学对句子的解释也是以意义为中心的。
对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