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神注
shén zhù

【拼音】:shén zhù

【注音】:ㄕㄣˊㄓㄨˋ

【结构】:神(左右结构)注(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神注的解释
词语解释
精神贯注。神注[shénzhù]⒈精神贯注。
引证解释
⒈精神贯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喧嚣渐息,忽闻吟声,共听之,悽婉欲絶。引薛方倾耳神注,内一武生王某,掇巨石投之。”
网络解释
神注shénzhùㄕㄣˊㄓㄨˋ
综合释义
精神贯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喧嚣渐息,忽闻吟声,共听之,悽婉欲絶。薛方倾耳神注,内一武生王某,掇巨石投之。”
汉语大词典
精神贯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喧嚣渐息,忽闻吟声,共听之,悽婉欲绝。薛方倾耳神注,内一武生王某,掇巨石投之。”
其他释义
1.精神贯注。
神注造句
1.唱罢,又喝了一大口酒,伏案长歌当哭起来,放浪形骸,竟浑然不在意周围百十双惊恐疑惧的眼神注视着。
2.大年初一鸿运照:西南喜神;正西财神;西北贵神。注意放松自己,调整心情,回归自然。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年年有此时,岁岁有今朝!
3.我屏住呼吸,凝神注视着将军的遗像,只见他瘦削的脸膛微现赤红,挺直的鼻梁透着刚毅,浓黑的胡髭展示着特有的英武。
4.观众们都凝神注视着舞台上杂技演员的表演。
5.麦冬属寒能避免上火。这款茶适合上班,上课时容易慌神,失神,注意力难集中,脸色苍白,晚上容易睡不著,睡著后常作梦的人饮用。
6.杜甫和辛弃疾是典型的忧世作家,他们的诗词创作,给悲剧精神注入了更加凝重的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悲剧精神的新高峰。
7.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则终身一事无成。
8.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9.当她集中精神注视自己、发现自己正沉没在难以渗透的厚雾中时,她的痛苦增长了:她可能是在地狱的边缘吗?
10.逃之夭夭眼神注视着虫虫,仿佛已经洞察一切。
神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