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当世
dāng shì

【拼音】:dāng shì

【注音】:ㄉㄤㄕˋ

【结构】:当(上下结构)世(独体结构)

【简体】:当世

【繁体】:當世

字义分解
当世的解释
词语解释
当世dāngshì。(1)当代。(2)指地位显要的人。当世[dāngshì]⒈当代。英thepresentage;⒉指地位显要的人。例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英bigwigs;
基础解释
∶当代∶指地位显要的人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引证解释
⒈当政;执政。引《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莫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孔颖达疏:“不当世,谓不得在位为国君也。”唐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⒉指当权者;执政者。引《东观汉记·冯石传》:“能取悦当世,为安帝所宠。”《南史·傅縡传》:“縡虽强直有才,而毒恶傲慢,为当世所疾。”清侯方域《贾生传》:“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謁当世,举茂才第一。”⒊用世;治世。引《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迺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晋书·桓伊传》:“父景,有当世才干。”宋叶适《送卢日新序》:“汉东卢日新,资豪举,家故边敌,由是少有当世之志。”清侯方域《书<吴延仲集>后》:“其诗出《风》入《雅》,如《感秋》、《射潮》诸篇,皆深壮,有当世之志。”⒋谓与当代人相匹敌。引《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⒌当代;现世。引《楚辞·九辩》:“当世岂无騏驥兮,诚莫之能善御。”汉桓宽《盐铁论·结和》:“故手足之勤,腹肠之养也;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也。”元李翀《日闻录》:“上世用戮,而民不犯;当世用刑,而民不从。”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你的功业,早已威震当世。”⒍指当代人。引《史记·游侠列传序》:“及若季次、原宪,閭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金元好问《顺天府营建记》:“光大震耀,当世莫及。”张篁溪《苏报案实录》:“行严就任第一日,首撰《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一文,以耸动当世观听。”⒎谓随顺世俗。引《汉书·韩安国传》:“安国为人多大略,知足以当世取舍,而出於忠厚。”王先谦补注:“明於趋避,所言所行当世俗意也。当音丁浪反。”
网络解释
当世当世,释义:1.当政;执政。2.指当权者;执政者。3.用世;治世。4.谓与当代人相匹敌。5.当代;现世;当时6.指当代人。7.谓随顺世俗。
综合释义
当政;执政。《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莫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孔颖达疏:“不当世,谓不得在位为国君也。”唐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指当权者;执政者。《东观汉记·冯石传》:“能取悦当世,为安帝所宠。”《南史·傅縡传》:“縡虽强直有才,而毒恶傲慢,为当世所疾。”清侯方域《贾生传》:“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謁当世,举茂才第一。”用世;治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迺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晋书·桓伊传》:“父景,有当世才干。”宋叶适《送卢日新序》:“汉东卢日新,资豪举,家故边敌,由是少有当世之志。”清侯方域《书<吴延仲集>后》:“其诗出《风》入《雅》,如《感秋》、《射潮》诸篇,皆深壮,有当世之志。”谓与当代人相匹敌。《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当代;现世。《楚辞·九辩》:“当世岂无騏驥兮,诚莫之能善御。”汉桓宽《盐铁论·结和》:“故手足之勤,腹肠之养也;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也。”元李翀《日闻录》:“上世用戮,而民不犯;当世用刑,而民不从。”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你的功业,早已威震当世。”指当代人。《史记·游侠列传序》:“及若季次、原宪,閭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金元好问《顺天府营建记》:“光大震耀,当世莫及。”张篁溪《苏报案实录》:“行严就任第一日,首撰《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一文,以耸动当世观听。”谓随顺世俗。《汉书·韩安国传》:“安国为人多大略,知足以当世取舍,而出於忠厚。”王先谦补注:“明於趋避,所言所行当世俗意也。当音丁浪反。”当世[dāngshì]今世、当代。《韩非子.六反》:「今学者皆道书筴之颂语,不察当世之实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出仕、为世所用。《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当世[dāngshì]今世、当代。 【造句】这部电影充分反映当世社会关注的议题,引起观众极大回响。
网友释义
当世,释义:1.当政;执政。2.指当权者;执政者。3.用世;治世。4.谓与当代人相匹敌。5.当代;现世;当时6.指当代人。7.谓随顺世俗。
汉语大词典
(1).当政;执政。《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莫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孔颖达疏:“不当世,谓不得在位为国君也。”唐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2).指当权者;执政者。《东观汉记·冯石传》:“能取悦当世,为安帝所宠。”《南史·傅縡传》:“縡虽强直有才,而毒恶傲慢,为当世所疾。”清侯方域《贾生传》:“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3).用世;治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晋书·桓伊传》:“父景,有当世才干。”宋叶适《送卢日新序》:“汉东卢日新,资豪举,家故边敌,由是少有当世之志。”清侯方域《书〈吴延仲集〉后》:“其诗出《风》入《雅》,如《感秋》、《射潮》诸篇,皆深壮,有当世之志。”(4).谓与当代人相匹敌。《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1).当代;现世。《楚辞·九辩》:“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善御。”汉桓宽《盐铁论·结和》:“故手足之勤,腹肠之养也;当世之务,后世之利也。”元李翀《日闻录》:“上世用戮,而民不犯;当世用刑,而民不从。”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你的功业,早已威震当世。”(2).指当代人。《史记·游侠列传序》:“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金元好问《顺天府营建记》:“光大震耀,当世莫及。”张篁溪《苏报案实录》:“行严就任第一日,首撰《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一文,以耸动当世观听。”(3).谓随顺世俗。《汉书·韩安国传》:“安国为人多大略,知足以当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王先谦补注:“明于趋避,所言所行当世俗意也。当音丁浪反。”
国语辞典
今世、当代。当世[dāngshì]⒈今世、当代。引《韩非子·六反》:「今学者皆道书䇲之颂语,不察当世之实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观之上古,验之当世。」⒉出仕、为世所用。引《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辞典修订版
今世、当代。《韩非子.六反》:「今学者皆道书筴之颂语,不察当世之实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出仕、为世所用。《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辞典简编版
今世、当代。 【造句】这部电影充分反映当世社会关注的议题,引起观众极大回响。
其他释义
1.当政;执政。2.指当权者;执政者。3.用世;治世。4.谓与当代人相匹敌。
当世造句
1.当世界闭上喧嚣的眼眸,月光画在黑夜里,若一幅空明的画卷铺在乡间小路上。微风暧昧的扯着夜的衣袖,留下一许月光荡漾;倾听清光写在碧波上的哀婉曲调。我仿佛置身于笼罩轻纱的梦,惊艳了刹那繁华。
2.诚信不但是一种自尊、自重、自爱,更是真实的自我、坦荡的自我、诚信的自我,这是一种光荣。正如古语所说:“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有了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有了诚信,才能立足天下。
3.当世界只剩下黑白,凌乱的色彩不再阻碍你的视野,你就可以真正感受到世间的一动一静,孤寂而不无奈。
4.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卧看江山,鼎力八方之极;傲视群雄,笑叹当世无双!
5.仗势弄权者,自以为位高权重,“习为倨傲”,不免“颐指当世,凌轹百僚”,甚至一手遮天,指鹿为马,擅权枉法,胡作非为。
6.细数魔修之中,贸然冲击渡劫期,十死一生,当世唯有三五人有幸熬过,而敢渡劫者,五百年间只听说呼延一人。
7.《荒刀十三式》可作为入门刀法,反复锤炼,扎实基础,可若是与当世刀法相提并论,除了几个刀法大家之外,怕是仍可独占鳌头。
8.应该告诉好人:我们的生命来得遥远,因此任何行为不求当世回报。真正的善良不求感谢,因为我们要感谢千百年来的善良带给今天的人类尊严,还忙不过来。
9.近代东南不同地区的“疍户”、“九姓渔户“、“堕民”、“伴当”、“世仆”、“小姓”、“丐户”,都是事实上的“贱民”群体。
10.近代东南不同地区的“?户”、“九姓渔户“、“堕民”、“伴当”、“世仆”、“小姓”、“丐户”,都是事实上的“贱民”群体。
当世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