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奉辞
fèng cí

【拼音】:fèng cí

【注音】:ㄈㄥˋㄘˊ

【结构】:奉(上下结构)辞(左右结构)

【简体】:奉辞

【繁体】:奉辭

字义分解
奉辞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谓奉君主之正辞。2.谓行告别之礼。奉辞[fèngcí]⒈谓奉君主之正辞。⒉谓行告别之礼。
基础解释
谓奉君主之正辞。谓行告别之礼。
引证解释
⒈谓奉君主之正辞。引三国魏锺会《檄蜀文》:“今镇西奉辞衔命,摄统戎车。”晋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軾逕入关。”《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诸镇有不从者,请奉辞伐之。”⒉谓行告别之礼。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丙子,帝亲行卒哭之祭于几筵殿。戊寅,帝送钦宗虞主于和寧门外,奉辞,遂祔神主于太庙第十一室。”
网络解释
奉辞奉辞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èngcí,意思是谓奉君主之正辞、谓行告别之礼。
综合释义
谓奉君主之正辞。三国魏锺会《檄蜀文》:“今镇西奉辞衔命,摄统戎车。”晋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軾逕入关。”《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诸镇有不从者,请奉辞伐之。”谓行告别之礼。《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丙子,帝亲行卒哭之祭于几筵殿。戊寅,帝送钦宗虞主于和寧门外,奉辞,遂祔神主于太庙第十一室。”奉辞[fèngcí]奉持谴责的言语。《文选.锺会.檄蜀文》:「奉辞衔命,摄统戎军。」《文选.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轼迳入关。」
网友释义
theetiquetteoffarewellfènɡcí(奉辞)1.谓奉君主之正辞。三国魏锺会《檄蜀文》:“今镇西奉辞衔命,摄统戎车。”晋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轼迳入关。”《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诸镇有不从者,请奉辞伐之。”2.谓行告别之礼。《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丙子,帝亲行卒哭之祭于几筵殿。戊寅,帝送钦宗虞主于和宁门外,奉辞,遂祔神主于太庙第十一室。”
汉语大词典
(1).谓奉君主之正辞。三国魏钟会《檄蜀文》:“今镇西奉辞衔命,摄统戎车。”晋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诸镇有不从者,请奉辞伐之。”(2).谓行告别之礼。《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丙子,帝亲行卒哭之祭于几筵殿。戊寅,帝送钦宗虞主于和宁门外,奉辞,遂祔神主于太庙第十一室。”
国语辞典
奉持谴责的言语。奉辞[fèngcí]⒈奉持谴责的言语。引《文选·钟会·檄蜀文》:「奉辞衔命,摄统戎军。」《文选·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轼迳入关。」
辞典修订版
奉持谴责的言语。《文选.锺会.檄蜀文》:「奉辞衔命,摄统戎军。」《文选.卢谌.览古诗》:「奉辞驰出境,伏轼迳入关。」
奉辞造句
1.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乱,翼戴天子,奉辞伐罪,所向必克。
2.今孤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
3.解放前,他在中学教书,对校长一贯奉辞伐罪,但最后还是被解聘了。
4.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
5.备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 
6.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
7.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于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
8.吾虽以顺讨逆,奉辞伐罪,但弱小在强大之间,恐无天命,卿不闻之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9.吾虽以顺讨逆,奉辞伐罪,但弱小在强大之间,恐无天命,卿不闻之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奉辞造句
奉辞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