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大坰之惭
dà jiōng zhī cán

【拼音】:dà jiōng zhī cán

【注音】:ㄉㄚˋㄐㄩㄥㄓㄘㄢˊ

【繁体】:大坰之慚

字义分解
大坰之惭的解释
词语解释
大坰,地名。相传汤即王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坰,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后称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为“大坰之慙”。
基础解释
相后指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
引证解释
⒈大坰,地名。相传汤即王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坰,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后称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为“大坰之慙”。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革宋受天,保生万国。引《度邑》静鹿丘之叹,迁鼎息大坰之慙。”
网络解释
大坰之惭大坰之惭,是汉语词汇,汤即五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坰,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
综合释义
大坰,地名。相传汤即王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坰,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后称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为“大坰之慙”。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革宋受天,保生万国。《度邑》静鹿丘之叹,迁鼎息大坰之慙。”
汉语大词典
大坰,地名。相传汤即王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坰,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后称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为“大坰之惭”。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革宋受天,保生万国。《度邑》静鹿丘之叹,迁鼎息大坰之惭。”
其他释义
大坰:地名。相传汤即五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坰,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后指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
大坰之惭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