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木舌
mù shé

【拼音】:mù shé

【注音】:ㄇㄨˋㄕㄜˊ

【结构】:木(独体结构)舌(上下结构)

【简体】:木舌

【繁体】:木舌

字义分解
木舌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指木质的铃舌。2.喻指不言之舌。3.犹结舌,闭口不说话。4.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木舌[mùshé]⒈指木质的铃舌。⒉喻指不言之舌。⒊犹结舌,闭口不说话。⒋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
基础解释
指木质的铃舌。喻指不言之舌。犹结舌,闭口不说话。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
引证解释
⒈指木质的铃舌。引《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孔传:“木鐸,金铃木舌。”⒉喻指不言之舌。引《太平广记》卷二二引唐吕道生《定命录·张冏藏》:“僕不远千里裹粮,非徒行耳,必谓明公有以见教,而含木舌,不尽勤勤之意耶?”⒊犹结舌,闭口不说话。引《后汉书·黄琼传》:“言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⒋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引《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木舌》:“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
网络解释
木舌舌肿满口,坚硬不能转动。多因心火过盛,或心脾积热,火热上冲所致。
综合释义
指木质的铃舌。《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於路”孔传:“木鐸,金铃木舌。”喻指不言之舌。《太平广记》卷二二引唐吕道生《定命录·张冏藏》:“僕不远千里裹粮,非徒行耳,必谓明公有以见教,而含木舌,不尽勤勤之意耶?”犹结舌,闭口不说话。《后汉书·黄琼传》:“言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木舌》:“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木舌[mùshé]木制的舌状物,置于木铎内,摇动时因震动而可发出声音。比喻缄默不语。《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汉语大词典
(1).指木质的铃舌。《书·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孔传:“木铎,金铃木舌。”(2).喻指不言之舌。《太平广记》卷二二引唐吕道生《定命录·张囧藏》:“仆不远千里裹粮,非徒行耳,必谓明公有以见教,而含木舌,不尽勤勤之意耶?”(3).犹结舌,闭口不说话。《后汉书·黄琼传》:“言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4).一种病症。舌头肿胀木硬。《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木舌》:“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
国语辞典
木制的舌状物,置于木铎内,摇动时因震动而可发出声音。木舌[mùshé]⒈木制的舌状物,置于木铎内,摇动时因震动而可发出声音。⒉比喻缄默不语。引《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辞典修订版
木制的舌状物,置于木铎内,摇动时因震动而可发出声音。比喻缄默不语。《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木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