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纳失失
nà shī shī

【拼音】:nà shī shī

【繁体】:納失失

字义分解
纳失失的解释
词语解释
蒙古语音译。元代贵族用的一种金锦,由金线织成。
基础解释
见/'纳石失/',蒙古语音译。元代贵族用的一种金锦,由金线织成。
引证解释
⒈见“纳石失”。
网络解释
纳失失加金的丝织物。又称“织金锦”。一般指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纹纬的织金锦或织金缎以及绣金锡缎。元代前后借指中国镇海等地汉族与回鹘族织工生产的同尖产品。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大约始于战国,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臻成熟。但织金锦的真正流行,要到女真族统治中国北部后才开始,到元代则达到极盛。唐宋丝织物以色彩综合为主的艺术风格,至此一变为用金银线来作主体表现。“纳石失”可能是波斯语讹译而来,也有写作“纳石失”、“纳失思”、“纳克实”。
汉语大词典
见“纳石失”。《汉语大词典》:纳石失(纳石失)  拼音:nàshíshī蒙古语音译。元代贵族用的一种金锦,由金线织成。《元史·舆服志一》:“玉环绶,制以纳石失。金锦也。上有三小玉环,下有青丝织网。”亦作“纳失失”。明陶宗仪《辍耕录·金灵马》:“凡宫车晏驾……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
其他释义
1.见'纳石失'。
纳失失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