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薄谴
báo qiǎn

【拼音】:báo qiǎn

【注音】:ㄅㄠˊㄑ一ㄢˇ

【结构】:薄(上下结构)谴(左右结构)

【繁体】:薄譴

字义分解
薄谴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薄谴[báoqiǎn]⒈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引证解释
⒈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引明张居正《答操江王少方书》:“鄙意以为盗赃已获,可从宽处……上意以部覆抚按罚治为轻,区区又委曲议拟,乃得薄谴。”明顾大典《青衫记·抗疏忤旨》:“下官不知时讳,触犯天颜。仰荷圣恩,恭承薄谴,已出万幸。”《清史稿·文宗纪》:“五月戊子,周天爵奏,武宣东乡逸贼窜入象州。詔切责之,各予薄谴。”
网络解释
薄谴薄谴(báoqiǎn)
综合释义
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明张居正《答操江王少方书》:“鄙意以为盗赃已获,可从宽处……上意以部覆抚按罚治为轻,区区又委曲议拟,乃得薄谴。”明顾大典《青衫记·抗疏忤旨》:“下官不知时讳,触犯天颜。仰荷圣恩,恭承薄谴,已出万幸。”《清史稿·文宗纪》:“五月戊子,周天爵奏,武宣东乡逸贼窜入象州。詔切责之,各予薄谴。”
网友释义
薄谴(báoqiǎn)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明张居正《答操江王少方书》:“鄙意以为盗赃已获,可从宽处……上意以部覆抚按罚治为轻,区区又委曲议拟,乃得薄谴。”明顾大典《青衫记·抗疏忤旨》:“下官不知时讳,触犯天颜。仰荷圣恩,恭承薄谴,已出万幸。”《清史稿·文宗纪》:“五月戊子,周天爵奏,武宣东乡逸贼窜入象州。诏切责之,各予薄谴。”
汉语大词典
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明张居正《答操江王少方书》:“鄙意以为盗赃已获,可从宽处……上意以部覆抚按罚治为轻,区区又委曲议拟,乃得薄谴。”明顾大典《青衫记·抗疏忤旨》:“下官不知时讳,触犯天颜。仰荷圣恩,恭承薄谴,已出万幸。”《清史稿·文宗纪》:“五月戊子,周天爵奏,武宣东乡逸贼窜入象州。诏切责之,各予薄谴。”
其他释义
1.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薄谴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