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八坊
bā fáng

【拼音】:bā fáng

【注音】:ㄅㄚㄈㄤ

【结构】:八(独体结构)坊(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八坊的解释
词语解释
唐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八坊[bāfāng]⒈唐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
引证解释
⒈唐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引《新唐书·兵志》:“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岐、豳、涇、寧间,地广千里,一曰保乐,二曰甘露,三曰南普闰,四曰北普闰,五曰岐阳,六曰太平,七曰宜禄,八曰安定。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芻秣。”按,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云:“岐、涇、邠、寧四州八坊马牧,盖开元间置,《兵志》以为贞观初置即在其地者,误也。”元朱德润《题张参政所藏骢马滚尘图》诗:“盛唐太僕王毛仲,八坊八队三花动。”
网络解释
八坊八坊是指唐朝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出自《新唐书·兵志》。
综合释义
唐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新唐书·兵志》:“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岐、豳、涇、寧间,地广千里,一曰保乐,二曰甘露,三曰南普闰,四曰北普闰,五曰岐阳,六曰太平,七曰宜禄,八曰安定。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芻秣。”按,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云:“岐、涇、邠、寧四州八坊马牧,盖开元间置,《兵志》以为贞观初置即在其地者,误也。”元朱德润《题张参政所藏骢马滚尘图》诗:“盛唐太僕王毛仲,八坊八队三花动。”
汉语大词典
唐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新唐书·兵志》:“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岐、豳、泾、宁间,地广千里,一曰保乐,二曰甘露,三曰南普闰,四曰北普闰,五曰岐阳,六曰太平,七曰宜禄,八曰安定。八坊之田,千二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刍秣。”按,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云:“岐、泾、邠、宁四州八坊马牧,盖开元间置,《兵志》以为贞观初置即在其地者,误也。”元朱德润《题张参政所藏骢马滚尘图》诗:“盛唐太仆王毛仲,八坊八队三花动。”
其他释义
1.唐代监牧所属八处养马之所。
八坊造句
1.话说当初朱元璋定都南京,迁来10万手工艺人,构成“明代十八坊”,有织锦坊、鞍辔坊、弓匠坊、箭匠坊、铁作坊、银作坊等。
2.了中央别墅区中式建筑的空白,以福州三坊七巷为蓝本,又传承北京胡同、四合院精华,创新规划出“三街五巷八坊”之格局,营造出极具中国境界的诗意坊巷。(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八坊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