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刍议
chú yì

【拼音】:chú yì

【注音】:ㄔㄨˊ一ˋ

【结构】:刍(上下结构)议(左右结构)

【简体】:刍议

【繁体】:芻議

字义分解
刍议的解释
词语解释
刍议chúyì。(1)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刍议[chúyì]⒈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例皇图不隔于刍议。——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英mymeageropinion;
基础解释
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
引证解释
⒈浅陋的议论。多用作自谦之辞。引《南齐书·刘善明传》:“瞽言芻议,伏待斧鉞。”唐王勃《上皇甫常伯启》:“君侯饰扬芻议,提奬芜词。”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网络解释
刍议刍议是汉语中的一个书面语词汇,拼音chúyì,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多用于第一人称的自谦之语。出自《南齐书·刘善明传》:“瞽言刍议,伏待斧钺。”唐王勃《上皇甫常伯启》:“君侯饰扬刍议,提奖芜词。”
综合释义
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南齐书·刘善明传》:“瞽言芻议,伏待斧鉞。”唐王勃《上皇甫常伯启》:“君侯饰扬芻议,提奬芜词。”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网友释义
这是汉语中的一个书面语词汇,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多用于第一人称的自谦之语。如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汉语大词典
浅陋的议论。多用作自谦之辞。《南齐书·刘善明传》:“瞽言刍议,伏待斧钺。”唐王勃《上皇甫常伯启》:“君侯饰扬刍议,提奖芜词。”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国语辞典
谦称自己的议论浅陋。刍议[chúyì]⒈谦称自己的议论浅陋。引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于舆歌,皇图不隔于刍议。」唐·张说〈谏避暑三阳宫疏〉:「臣自度刍议,十不一从。」
辞典修订版
谦称自己的议论浅陋。唐.王勃〈上绦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于舆歌,皇图不隔于刍议。」唐.张说〈谏避暑三阳宫疏〉:「臣自度刍议,十不一从。」 
辞典简编版
谦称自己的议论浅陋。 【造句】胡适为提倡白话文学,曾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其他释义
草野之人的议论(称自己言论的谦辞):文学改良之刍议。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刍议造句
1.绝对自由与法律规则现代警察权之合法性与正当性刍议
2.分析了小四轮拖拉机行业现状,刍议行业发展趋势。
3.该方案揭橥的经改战略及路径图,无论从广度或深度来看,可说是近年规模及力道最大的改革刍议
4.本文即针对此一问题,提出解决之刍议
5.本文是“本科翻译教学‘观念建构’模式刍议”的续篇。
6.刍议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胡九如。
7.《文学改良刍议》是一篇对现代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献。
刍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