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天钧
tiān jūn

【拼音】:tiān jūn

【注音】:ㄊ一ㄢㄐㄨㄣ

【结构】:天(独体结构)钧(左右结构)

【繁体】:天鈞

字义分解
天钧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天均'。谓天然均平之理。指极北之地。比喻心。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基础解释
亦作/'天均/',见/'天钧/'。谓天然均平之理。指极北之地。比喻心。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引证解释
⒈亦作“天均”。⒉谓天然均平之理。引《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成玄英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均。”《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南朝宋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章炳麟《四惑论》:“神教衰而归敬于宿命,宿命衰而归敬于天钧。”⒊指极北之地。⒋比喻心。引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事之成败,犹兵之胜负,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⒌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引唐皮日休《上真观》诗:“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蹣跚。”
网络解释
天钧天钧:太监小说
综合释义
亦作“天均”。谓天然均平之理。《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成玄英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均。”《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南朝宋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章炳麟《四惑论》:“神教衰而归敬于宿命,宿命衰而归敬于天钧。”指极北之地。比喻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事之成败,犹兵之胜负,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唐皮日休《上真观》诗:“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蹣跚。”
汉语大词典
亦作“天均”。(1).谓天然均平之理。《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成玄英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均。”《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南朝宋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章炳麟《四惑论》:“神教衰而归敬于宿命,宿命衰而归敬于天钧。”(2).指极北之地。(3).比喻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事之成败,犹兵之胜负,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4).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唐皮日休《上真观》诗:“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其他释义
1.亦作'天均'。2.谓天然均平之理。3.指极北之地。4.比喻心。5.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天钧造句
1.回去告诉黎天钧,但凡我罗霸刀还活着,你肃州黎家的人只要踏足丰州,杀无赦!
天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